總網頁瀏覽量

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詞典例句的重要性


大約在六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有人批評浸大的招生英文廣告有問題。此人是港大英國文學的6070年代畢業生,做過即時傳譯,現在是神學工作者。此人的論點相當「笑爆咀」,他說浸大用reality時就是解「殘酷的現實」,而他用同一字時則解「成為事實」。基本上,他永遠是對的,錯的只會是其他人。他在2013/2014寫了好些文章,主要都是批評各大專院校的英文水平。

今天,我們來看看他在2014年的幾篇文章中提出了些什麼高見。首先,他提到城大的一個招生英文廣告有問題,裡面說:
城大的英文 This programme nurtures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用中文思維去構造句子,典型的港式產品。... 無論就文法及用詞,to nurtur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是不通的。問題出在 nurture 這個動詞。在英語世界,nurture 屬於一個親情,密切,內在,深遠的語境,描述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有情有義的關係。課程不可以nurture什麼東西, 只有人才可以作出nurture nurture 的對象只可以是自己或其他人. nurture 要付出心血,時間代價,所以真正關心你的人才可以nurture;肯定不是 programme, 也肯定不是一星期教一節課的兼職專家講師。To nurture 是養育,敎養,照顧。一般來說,是父母,是中小學老師 ... 城大的英文 This programme nurtures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英文詞彙,中文思維,中文句子構造。典型的港式產品:Chinglish。還夠膽教學生在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world 運作!

這位先生認為只有人,如父母、師長等,才可以nurture其他人,那在現實的英語世界中,又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看看我從Oxford Dictionary抽出來的詞典例句:
e.g.  The workshop would go a long way in nurturing female students, she avers.
這裏說的workshop好像不是人啊,那為什麼人家又可以用nurture呢?嗯,一定是牛津詞典用了港式英文。一定係,除非吾係!
e.g.  It seems to me that democracy's challenge is to nurture civic virtues among all citizens - not just elites.
e.g.  A thousand years of theological disputes nurtured the habit of analytical thinking that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natural phenomena.
那之後二句的主詞challengedisputes呢?細心一看,這些句子不單不是物nurture人;它根本是物nurture物啊,完全違背了我們傳譯員的「正確英文」概念,大家千萬不要學牛津詞典那些港式英語啊!

跟著,第二個例子也是來自城大:
The programme also develops studentsunderstanding in their chosen specialization MarketingPublic Relations 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這句的港式成分在 develops studentsunderstanding. 在英語世界,你只能 develop 自己的 somethingI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marketingI develop a certain skill。你不能為別人 develop 他的 understanding or skill。你的課程不能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他說,在英語世界,你只能夠發展自己的東西。但我卻發現下面這些詞典例句,這要怎樣解釋才好呢?
e.g. ...weekly workshops that are designed to develop acting and theatre skills. (Cobuild)
很明顯,workshops並不是在發展自己的skills.
e.g.  Four-years at college used to develop well-rounded individuals, mature athletes with knowledge of a world beyond their own disciplines. (Oxford Dictionary)
這句也是說四年的大學生涯培養了完備的人和成熟的運動員。
哎唷,怎麼現在的英文詞典水平那麼低啊,跟我們偉大的傳譯員所說的完全是二回事?

沒理由的,一定是詞典錯,我們再多看一個例子。最後的例句出自理大的廣告:
香港理工大學最近推出一個「專業英語文學碩士學位」課程,英文為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for the Professions ... 拿起這個全英文的招生廣吿,看最搶眼的一句定義式的簡介:A unique programme that aims to make you an excellent communicator in your profession. 有點失望。倘若這是一個中學的招生廣告,我沒有異議。但作為一個英語碩士程度課程的樣板,而目的是培訓學員在專業世界運作,這種文字水平,套用一句行貨:大有改善空間。
文法沒有錯。問題出在 …. aims to make you ….。在英語世界,「aim」作為一個名詞,是強而有力的顯示。「My aim in life is ……」代表認真,決志。但作為一個動詞,「to aim」便相對地軟弱。下屬工作表現差勁,對你説,「I aim to do better next time.」在這種場境,to aim,作為 verb,是適當的。但倘若我們把這個動詞引申在一個大機構,尤其是有歷史有願景有承擔的大組織,如理工大學,MAEP aims to make you …便實在是太不成話了。在這場境,to aim, 便是軟弱無力,表現不到決心,沒有說服力。這就是問題的所在。
我想問傳譯員的是你是從何知道aim作名詞時,代表認真,決志,而作動詞時,便相對地軟弱了?你怎樣得出這相反的結論?

我在CALD選了五句例句,網友可以自行判斷這些例句是否都包含了軟弱的語氣:
e.g. We are aiming for (= planning to achieve) a 50 percent share of the German market.
e.g. We always aim to give our clients personal attention.
e.g. The Pentagon is aiming to cut US forces by over 25 percent in the next five years.
e.g. We're aiming to expand our customer base.
e.g. The builders are aiming to get the job done by the end of the month.
我覺得與其你說它們軟弱,不如說這些政府或企業定好了目標,有决心去做成某件事。一句說話是否有軟弱的意味是取決於它的語境,而不是某一個單字。

很明顯,這傢伙在大學裏學了點英文,便浮想聯翩,以為一些英文單詞只能這樣用,不能有其他額外的用法。他的一生只生活在象牙塔內,只看18, 19世紀的英國文學作品,從不參看當代英語是何模樣。他寫的文章,都是採用嘩衆取寵的手法,以吸引讀者的眼球。好像在說,嗱,大學的英文都錯呀,而我卻能看出來,我的專欄是不是很值得看呀?但實情是,這些大學的英文廣告雖然寫得不算好,但你卻不能說它錯,誤導讀者。

說過很多次,懂英文的人不一定懂得如何教英文,特別是那些讀英國文學的,阿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香港懂英文的人何止十萬計,難道他們全都有資格教英文?你要教好英文,你就要懂很多文法知識,知道為什麼這句英文要這樣用。像哨牙妹這些所謂英文老師,大學一畢業便走出來公開教人,以為自己真懂英文,其實什麼也不懂,發音錯漏百出,語法知識貧乏。

現在人的心態永遠是,哦,你是港大英文系畢業的,又在香港垃圾會做過即時傳譯,那你的英文肯定好好,不如幫我們報紙寫個學英文的專欄吧。但觀乎這位馮先生,幾乎篇篇文章都教錯人,自以為自己用字很精準,不會寫港式英文。殊不知他連現今一些英文字的引伸用法都不會,自己的字彙定義相信還停留在百多年前;他批評人家的英文不知所謂,其實真正不知所謂的是他自己。很難想像,今時今日在香港公開教英文的人,諸如古大師,男神,C博士,諫官,傳譯員,亞伯,哨牙妹,他們教的英文全都錯漏百出,不堪入目。其實要教些地道正統的英語不是那麼難吧?

最後,我想再次指出我曾經說過劉家傑在其《英語一分鐘》內提到的一句很重要的說話〜就是我們要細看詞典中的例句去學好英文,可惜有留意的人相信少之又少。個人認為,看詞典例句學英文,是唯一學英文的王道。用這方法,以後你再遇到像傳譯員這類人便不會再受他們的蒙騙。而事實上,近年很多詞典都認識到英文例句對英語學習者的重要性,像OxfordCollinsRandom House等大出版商都紛紛加強了網站中英文例句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