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香港人英文水平每况愈下,政府懶理!

 在香港公開教英文的人當中,我相信我是唯一的一個指出香港人的英文水平正在危急劇下跌。原因我相信有二:就是香港回歸和大學普及化。

香港的回歸引致講英文的外藉雇員少了,HR在招聘時再無顧忌求職者的語文能力,因為將來根本沒機會面對一些外藉上司,所以在皮試時就會鬆弛下來,英文可不問就不問,免得自己為難,這情況在政府機構已經裏屢見不鮮。
但同樣情況,仍會出現在一些MNC身上。好了,究竟何謂MNC?我自己的定義是一間公司裏面有至少10%的員工都不是講中文的。因此,如果你公司有1000人,那即是有超過100個英文人,而這些大部份都是管理層。這些MNC的職員,需要經常跟總公司和其他分公司的職員構通,所以用英文的機會是非常多的,公司對其英語水平亦有一定的要求!
在這情況之下,再配合大學普及化,大學入學標準被嚴重降低。和以往不同,亞貓亞狗現在都可以做大學生,導致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水平甚低,我粗略估計,現在的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至少比40年前低了二成。
現在的所謂DSE考試,其實是一個弱化版的高級情度會考,出來的所謂狀元其實都是水貨狀元,這方面教育當局難辭其究咎。他們沒有認真檢討DSE考試的難度,是否保持了過去的水平。
以現時香港人的英文水平,對比北亞國家還好一點,但如果跟南亞國家的人一比,如新加坡,印度,菲律賓等,便會立刻被比下去高下立見。
現在的所謂DSE考試,其實是一個弱化版的高級情度會考,出來的所謂狀元其實都是水貨狀元,這方面教育當局難辭其究咎。他們沒有認真檢討DSE考試的難度,是否保持了過去的水平。
以現時香港人的英文水平,對比北亞國家還好一點,但如果跟南亞國家的人一比,如新加坡,印度,菲律賓等,便會立刻被比下去高下立見。
由於HR在招聘時避重就輕,從不深究求職者的英文水平,而大學畢業生的本身水平又低下,所以我可以預計很多大的跨國公司高層在十年內會投訴現在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根本應付不了日常的工作需要,從而嚷著要將總部遷往新加坡。你信不信?我認為這情況十年內必定會出現。到那時候,政府才知驚,急急檢討各樣的政策,以確保香港亞太地區金融中心之地位。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HR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們怎樣揀人才是最關鍵。像現在的HR,無論是否agent,如果招聘的公司是MNC,她們便會例行公事式的問你幾個英文問題,我的經驗是,如果你能像我一樣能用英文侃侃而談,她們便會在面試中立刻轉台,轉講中文,好像多講一句英文自己也會死掉似的。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她們的英文不佳,不願意說英文有關。這情況和我1990年代的經驗是截然不同的。
為免情況會去到一個難以挽回的地埗,我希望香港政府能重新認清楚英文的重要性,別等到社會有聲音批評香港人的英文差勁出現,香港政府才急忙去想各樣彌補的方法,白白浪費了過去幾十年的努力!
我覺得那些什麼半公營機構的高層,例如什麼旅發局主席,英文最差,特別是在聽,講,寫方面,因為她們都沒有練習的機會,所以不值得每月拿廿、三十萬的高薪。我覺得應該定期考核這類高層的英文水平,以倡導一個重視英文文化的社會氛圍!

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每下愈况的香港西報英文

隨著1997後香港回歸中國大陸,香港的外藉雇員人數大幅減少了很多。由於港人再不重視英文,一些大機構裡面的雇員英文自然也差了很多,因為大學普及化令到現今的大學畢業生水平奇低,只是很多香港人仍不自知罷了。而正因為這個原因,香港二大西報現今聘請的記者寫的英文水平也低得令人發笑。下面這二句英文取自早二個月前其中一份西報的社論:

It is important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continues to nurture and drive the city towards becoming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This is not just in the interest of the city, but also national advancement.

這二句中各有一個文法錯誤,你們能看出來嗎?在八十年代時,你不會想像到香港的西報會經常寫錯英文,那為什麼在今天的香港,香港西報的英文水平會那麼差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現今香港的大學並不注重文法,大學英文系教的都是政治,這樣訓練出來的畢業生英文那有不差之理?

那上面第一句英文有些什麼問題?很多人可能不知,在英文文法中有一條rule

當你用It is + adj + that-clause,去說明應該做某事時,後接的clause的動詞可以有二種寫法:

1) should + verb (British)

2) infinitive (American)

這是一種較為正規的寫法,看看下面字典的相關例句:

It is important that he attend every day. (OALD)

It was important that he rest. (Cobuild)

所以上述的那一句應該改寫為should continue或者continue才對。Practical English Usage的第三版對此有詳細解釋,但很可惜在第四版時這解釋似乎已經被删去了。

 上面的第二句英文又有何問題?在40年前我們學英文時,遇到not only ...but (also)這類句型,會很重視句子前後的結構平衡。現在這句:

not just in the interest of the city, but also national advancement

是一句典型的not only ...but (also)句型。不過,在not just ...the city中間多了一個介詞片語,但在but also後面卻直接跟名詞,這就是句子結構不平衡了。所以我認為任何語言工作者都有必要要在大學期間讀通PEU這類語法書,以免寫出來的英文貽笑大方!

今天看這份西報的一句英文,我又發現了三個錯誤:

But the statement triggered concern on social media by users worried that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ight be further marginalised and that this could hurt students' future career prospects.

第一個錯誤就是concern這個字,它解「担憂」,是一個可數名詞。大陸政府將英文邊沿化在社交媒體上會引發很多担憂,而句中的英文已經提到二個,就是那二個在that-clauses後面的問題,故此concern要化為衆數。第二個錯誤是future career prospects,我們說prospect時一定是指將來的事,所以在這句中future一字是多餘的,是中式英文。

現在來看第三個錯誤:

concern (on social media) by users worried that

這部份你們會不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沒錯,少了一個名詞。如果你删去on social media,你會發覺動詞worried前面少了一個名詞。worried的名詞固然是users on social media,但因為users這字已經用來修飾了concerns,所以之後說worried這動作時便要另外加上一個relative pronounwho,將其變成一個relative clause

 這句英文是可以用來做語文基準試的題目。這份西報之所以會犯這個錯誤,我猜是因為寫的人沒有做proof-reading之過。現代人寫英文喜歡長篇大論,但這樣有一個壞處,就是偶一不慎,很容易會漏了些字,所以我們無論做任何工作,覆看一次是必需的,可惜現在的香港人都沒這個習慣!

 

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香港現今不注重英文的反證

早前侯任特首的選舉小册子中出現了下面這句

Having restored order from chaos, it is high time Hong Kong start a new chapter of development, one aiming towards greater prosperity.

這句英文估計不是李家超寫的,而是他花大價錢請外面的頂級公關公司寫的。在短短一句廿多字的英文中,出現了四個文法錯誤。而最離譜的是,寫英文的人連it is (high/about) time後面要用past tense這些基本文法常識都不知道,你說香港現今的英文教育水平有多爛第一個錯誤it is high time+ past tense算是極低級的文法錯誤,我在中四第一年自修英文時便已學過,這種錯誤算是一個fatal mistake,一般中學生都不應該錯,更何况是收錢的專業寫手如果香港是真的注重英文的話,這些垃圾英文寫手便再沒生存空間了。

 

第二個語法問題出現在句首的participle clause中,這個錯誤有點像dangling modifier。誰restoreorder?當然是香港!但現在的句型說的卻是it,一個impersonal pronoun。我不肯定這是否錯,但這絕對不是一句好句。第三個錯誤也很明顯,動詞aim後面一般接的介詞不是towards,而是at或者for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我相信能看出的人不多。用aim做動詞,一般的句型是sb aims to do sthsb aims at/for sth/sb。然而,如果subject不是sbsth,就像現在的new chapter of development,那句型就必需改為sth be aimed at/for (doing) sth這部份應改為one being aimed for greater prosperity

 

想指出的是,外面的世界是有高手的,希望各位老闆不要做水魚花大錢去雇用一些庸手香港現在的教育政策仍然操控在一班廢柴手上,語文基準試竟然還在考些什麼comprehension,那些所謂的文法問題竟然淺得出奇,香港政府實在有必要重新審視現有的教育政策,作出全面的革新

 

現今的香港學生學英文大多不看文法書,他們的知識就從各大出版社的課本練習中所得來的。這些課本練習只側重教某方面的文法知識,而且很多是不常用的,例如conditionals便是。我自己在商業社會工作了三十多年,但卻絕少見到需要用conditionals這類英文。相反,一些常用的英語句型用法如this is the first time + perfect tense it is high time + past tense,卻無人問津,十分奇怪

 

很多人以為英文在香港仍然非常重要,其實他們都錯了。你們有沒有發覺現在見工面試時很多時都不會用英文問你問題?原因何在?因為那些interviewers的英文水平可能比你更差,所以就索性用廣東話問好了。由於香港不再注重英文,在過去的三十年間,英語水平滑落得相當利害。現在的雇主只需要你識寫英文字,但沒人要你的英文好,因為連雇主自己的英文都不好。古時的人相信用人唯「才」,但現在的香港卻是用人唯「名」,只要你有名氣,就會有大公司願意聘用你。但名氣真能代表一切嗎?香港的第五波疫情,死亡近萬,百業蕭條,全是政府錯信那些廢柴專家所造成的

 

我記得約三十年前香港第一屆特首選舉時,其中一個參選人是九倉的吳光正。當年他的競選英文被古德明指出有錯誤,吳光正後來也大方地欣然承認錯誤。古大師的英文其實教錯人的不在小數,但他在未搞政治前尚算有點水平,我希望新一任的特首不要再用人唯「名」,事事求真,勇於改革各項病態政策,還香港人一個全盛時期的香港

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港式英文

早前上網看見一個政府網站有這句英文:

The Hong Kong XXX has been resumed normal opening hours.

這句英文是說一間政府機構恢復了正常的開放時間。它有什麼問題?如果你要說一間商店的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停頓後,現在恢復正常,這句英文你要用什麼voice?留意,我問的是voice,而不是tense,像上面的政府機構它就用了passive voice,has been resumed。很多學英文的人都會有一種想法,認為這類安排是由人做出來的,那就是「被安排」囉,公司或機構是死物,它自己是不會自己主動安排的,所以要用被動式。

這想法本來沒錯,但中文有擬人法,英文也有。對於某些動詞來說,一些可能是死物的東西在英文中卻可以成為主語,後接一個動詞,帶出一種動作或狀態,例如我之前說過的動詞belong:
The car belongs to the government.
同樣地,resume這字也可以這樣用,所以上面政府機構這句應改為active voice。不過,我今天的主題並不是要說這些,上面政府的這句英文只是一個引子。我今天想要討論的正是resume這個字。

不知你們有沒有留意,說「恢復正常」,香港人很喜歡用resume normal這詞組,例如:
In view of the latest situation of COVID-19, public services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EPD) have resumed normal.
這是香港環保署的英文,這類英文在香港政府的通告中非常普遍,現在這個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在香港,很多人喜歡用resumed (to) normal說「恢復正常」,以下是另一個例子:
Brother HK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customer service hotline and repair service will be resumed to normal and effective from 15th Mar, 2021.
但這是否正確呢?要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normal這個字是屬於那個詞類。

在英文中normal這字主要是一個形容詞,但有時也可以是一個名詞。留意,有一半的學習型字典都沒說normal可以作名詞用,但卻有normal作名詞用時的例句,原因我猜可能是英文中已有normality這字吧!由於normal不是副詞,所以在英文慣用法中你很少會見到英美人士會用resume normal去形容「恢復正常」。配動詞resume時,他們只會將normal當形容詞用,寫resume sth或sth resumes,即resume + normal + noun,如resume normal service/operation等等,例如:
The two countries resumed n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 (Cobuild)
The “iAM Smart” system has already resumed normal service but a longer queuing time is still needed as the number of people choosing to register through the platform remains high.(一個香港網站)

要說「恢復正常」的英文,外國人會說return to normal (noun)或(get) back to normal。我在電影中也分別聽過外國人說return to normality和return to normalcy(美式用語):
a return to normalcy after war (Merriam Webster)
以下二本字典都沒說normal是名詞,但卻有相關例句:
Things are back to normal now that we've paid off all our debts.(CALD)
But, after a decent interval, trade relations began to return to normal. (Cobuild)
事實上,return to normal或 (get) back to normal是頗為常見的用法。如果你查Cobuild,你會發覺有超過十句這樣的例句。

另一方面,如果你在Google裡搜索 "resume normal",你會發現只有281,000個結果,而其中大部份都是香港的。在現今的互聯網只能搜索到二十多萬個結果是很少的數目,因為當中絶大部份的結果都是不相關的。我們再看看COCA語料庫,只找到21句例句,比例同樣非常少,當中所有的例句全部都是resume normal + noun,這證明了單單resume normal這寫法是錯誤的,香港人喜歡這樣用是因為以訛傳訛的緣故!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再一次證明英文在香港不重要

剛剛看到一單新聞,有人投訴鄰居深夜煮咖喱嚴重滋擾別人。物管處發了一張通告給住客,英文是這樣寫的:

Avoid Cooking at Twilight
We had received several compliant that some residents were cooking smelly food (e.g. curry) at twilight.
連標題在內,這段英文不夠20字,但就至少錯了六次,其中甚至有一字二錯的情況,香港的英文低劣至此,全因為香港政府和很多大機構現在都不注重英文。
首先,寫英文的人究竟知不知道twilight是什麼意思呀?真的是深夜嗎?twilight是指黃昏剛入黑的時段,以現在入冬來計算,大約是下午六點至七點之間。六點不能煮飯,這是什麼道理?
要說深夜,英文是very late at night或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通常指午夜後的凌晨一、二點鐘打後。午夜十二點的英文是at midnight,不是at twilight!這裡已經佔了句中二個錯誤。
第三個錯誤,had received!這裏為什麼要用past perfect tense?因為是說「已經收到」嘛!過去完成式是這樣用的嗎?一般來說,past perfect tense只在有先後次序比較的二個動作時才會用。現在只有「收到」這一個簡單動作,根本無須用past perfect tense,用過去式或present perfect tense就可以了。
第四個錯誤是一字兩錯,compliant ,這是什麼英文?投訴的英文是complaint,不是compliant 。再者,你要說幾個投訴,用了several這個限定詞時,complaint必需要加上-s,這是小學常識。
第五個錯誤相信很多人都會忽略了。句子的後半部用了were cooking這個動詞,這是一個past continuous tense,指有人以前正在煮食。這又是中式英文思維所致的寫法。投訴已經收到,煮食的事當然已成過去。投訴的時候,鄰居正在煮咖喱嘛,那當然是用過去進行式了,沒有錯吖!
但英文不是這樣用的,你現在是說有人經常在做某件事,而這種事將來仍有可能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會將這種動作當一個習慣來看,會用現在式來表達。而又因為由於cook用了present tense,所以前面的receive動詞,我也會用present perfect tense,以示一致。
最後一個錯誤是food這個字。這個名詞可以是uncountable noun或countable noun。如果是泛指食物時,food是一個不可數名詞。但當你說不同種類的食物時就必定是countable noun。味道濃烈的食物可以有很多種,如咖喱雞或炸臭豆腐,這時food必須要化為衆數加-s。
全句英文可改正成這樣:
Avoid Cook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We have received several complaints that some residents often cook smelly foods (e.g. curry) very late at night. ........
以上說的只是高小至初中程度的英文,英文稍好的人都應該知道,但我敢說這絕對不是個別事件,物管經理的人工可高至五、六萬一個月。但現在大部份的公司,甚至其高層行政人員都只有這種英文水平。現在很多大公司的英文真是嚇死你,我之前曾說過,十年前我去一間上市公司見工,那個人事部經理說自己公司有很多tea(R) ladies。後來我去旅發局見工,那個行政經理又問我有什麼strength(EN)s?這些全是女人,皆因現在的老闆發女人寒,將一些高職全給予女人做,才做成今日的局面。香港的英語水平會淪落至今天的如斯境地,特首、教育局長和社會上的高層實在難辭其咎!

2021年10月1日 星期五

香港英文老師不懂tense

最近幾個月是香港的暑假和開學時間,FB上有很多英文補習廣告,特別是小學生的,正所謂「贏在起跑線」嘛。但我看了幾個這樣的廣告後,發覺香港的英文老師水平真的很,其中一個教學生時竟然舉了I will love you tomorrow這樣的例句?!這樣的老師在香港真的很多,他們根本可以說不懂英文,政府在這方面到底有沒有監管?

 

一、二個月我在FB寫了好幾篇文章批評香港英文教師水平低落,特別是在tense的運用,早前我又看到一個英文教師FB有聲廣告,相信你們很多人都會見過這個廣告。我前已指出過此人教錯了just now這個片語。今次這個女人又是教tense,同樣犯了一些基本概念的錯誤,我真不知她們做學生時是怎樣學英文的。她說:「在英文中,你不能一見一些time marker就斷定必定是用某種時態,如見到today這字不一定用現在式。」她這說法是對的。但跟著她繼續說:「不過,卻有二個例外情況,就是見到yesterday必定用過去式;而見到tomorrow則要用將來式,不能用現在式。」

 

這是一條很好的語文基準試題目。考基準試,我根本不用考你作文,出二、三條這樣的問題便可知你的文法知識和語文能力。要答這條題目,你說易也得,說難也可以,可笑的是這位女老師連基本理論都未搞清楚。首先,我要問yesterdaytomorrow屬於什麼詞類?這二個字可以是時間副詞或名詞,有時甚至可以是形容詞。Adverb of timeyesterdaytomorrow這二個字的最常見用法,作時間副詞時,yesterday是說過去的事,一般會跟past tense連用,正如past tense的第一大戒條是有明確過去時間時,句子要用past tense。就這點而言,這個女老師沒說錯,但留意這只適用在一般情況下

 

跟著有關tomorrow的用法,那個女老師就錯得很利害。我前幾天Youtube看看裡面中國人教tense的短片,我留意到一點,就是說perfect tense的人很多,但說future tense的卻很少。future tense少人說因為future tense相對簡單,就是shall/will + verb唄!事實上,在7080年代時,老師或書上教的將來式都是I/We + shallthey/you/he/she/it + will,然後再加一個bare infinitive

 

這樣教本來沒錯,但你們有否想過「future tense」跟「說futuretense」其實完全是兩回事,但香港的大部份英文老師和學生卻一直誤以為說將來只能用future tense,殊不知這只是其中一種用法已矣。我在三年多前一篇說future tense的文章中已解釋過,說將來的事,shall/will + verb並不是唯一的說法所以如果妳作為一個英文老師,但仍然以為說將來的事只能用shall/will + verb,那妳大可以執包袱返屋企冬眠了。

 

如果一見有tomorrow就只能用future tense,那為什麼字典會有這麼多例外?

She is giving a presentation at tomorrow's meeting. (MWALD)

Is it supposed to rain tomorrow? (MWALD)

He has an interview tomorrow. (MWALD)

Tomorrow we're going fishing. (MWALD)

I'm having dinner with Rachel tomorrow night.(CALD)

What is education going to look like tomorrow? (Cobuild)

The government is expected to announce a national day of mourning tomorrow.

Times, Sunday Times (2016) (Cobuild)

Are you going back home tomorrow?(MED)

They’re arriving tomorrow morning. (MED)

Terry’s new job starts a week tomorrow. (LDOCE)

Tomorrow is Christmas Day. (Cobuild)

The statistics suggest that tomorrow's match should be one for the purist.

Times, Sunday Times (2016) (Cobuild)

These students are the leaders of tomorrow. (MED)

People who think the environment is yesterday’s news are wrong. (MED)

Tomorrow is supposed to be sunny. (dictionary.com)

It’s our duty to make sure that their future is better than their past, and that their tomorrows are better than their yesterdays.(dictionary.com)

Tomorrow is a school day. (MWALD)

Today is Tuesday, so tomorrow is Wednesday.(OALD)

I want it done by tomorrow. (OALD)

We make sacrifices now to give our children a better tomorrow. (CALD)

Today's problem child may be tomorrow's criminal. (CALD)

What's on your agenda for tomorrow? (Cobuild)

那個老師說不能用現在式只顯示其無知!

 

跟著下面的tomorrow例句又變了用present perfect tense,這又是什麼因由?

I've got to get this essay finished by tomorrow. (CALD)

A meeting has been scheduled for tomorrow. (OALD)

Tomorrow’s meeting has been postponed. (CALD)

I’ve arranged to see Rachel tomorrow morning. (CALD)

It's a quiet one as we've got another big day tomorrow.

The Sun (2016) (Cobuild)

 

最後,甚至在朗文語料庫找到幾句past tensetomorrow例句:

Miguel Rafaelo could fire her tomorrow. (LDOCE)

I could be back in the city by tomorrow night. (LDOCE)

Today I decided that I would organize a little party tomorrow night. (LDOCE)

 

而且,不單是tomorrow,下面這些yesterday例句用的也不是past tense啊,這位女老師又能解釋嗎?

The radio program features yesterday's songs as well as today's. (MWALD)

That actor is yesterday's news. (MWALD)

Today's cars aren't all that different from the models of yesterday. (MWALD)

Nobody's interested in yesterday's pop stars. (CALD)

These songs are a part of all our yesterdays. (CALD)

The worker of today is different from the worker of yesterday. (Cobuild)

It's been over a year since we met, but it seems like only yesterday(MWALD)

The police have deduced that he must have left his apartment yesterday evening. (CALD)

 

經常看我的文章的人都會記得我常說的一句話:tense易,照單執藥而矣;preposition也不難,最難的反而是冠詞(article)。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應該是唯一一個這樣教tense的人,其他的英文老師都是在教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後,叫你死做練習。熟對熟錯?看看外國人在真實世界中是如何應用便知,大家不用拗!

 

不計小學和初中我那幾年渾渾噩噩的日子,我自中四開始自修英文至今四十年。坦白講,自己頭三十年的英文只屬一般,雖然我懂的文法知識比市面上的英文老師多很多,但我也不認為自己當年有資格去教人英文。當然我在金融海嘯時也因為失業而曾經短暫地試過去教一些新移民小學生英文,但我這是為生活糊口沒辦法,但做人要有良知,不能賺黑心錢。現在這類英文老師根本是在呃飯食!無怪現在教英文的人講十樣嘢錯了八樣毫無自知之明的人以此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