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英語指迷》FB 專頁緊急啓示

 由於本人在Facebook的帳號被盗,故本人暫時未能登入《英語指迷》的Facebook專頁。專頁內一切更新無限期暫停,直到另行通知為止。讀者請留意本網誌的最新公佈,謝謝各位!

廢除LPA

 今天有網友發了一個新聞給我,說南華早報報導政府將會廢棄行之已久,應用在香港英文教師身上的語文基準試(LPA),而改為以雅思(IELTS)代替。將來英文教師只要考到7.5分或以上便算合格過關。我沒考過雅思,在我讀書那個年代,還沒有這個試。但我粗略估計,只要做足試前練習,在這個考試中要拿個7分應該並不困難。


這個試的總分是9分,我相信如果我有足夠的事前操練,要拿個8-9分是相當容易的事。現在的問題是,無論是LPA,還是雅思,它是否能真正反映到學生的英語能力。老實說,現在不單止是學生,就是英文老師的英語能力都退步得相當利害。可以說,香港的英語水平,比起30年前的70年代退步了不止30%。我認為LPA比IELTS優勝的地方是前者至少還會測試一下老師的英文文法知識水平,這是相當重要的。這比起雅思只是考考生的一些選擇題,幸運成份較重。故此我同意的一個網友看法。今次香港教育局這個改動,會將已經積弱的香港英語教育更加推向深淵。


香港的英語教育原本已經走上歪路,政府不去理大學生的文法底子弱已屬重罪,近年更任由各大學的英文系主任亂開課程,所謂的大學教育文憑著重不是學生的英語修為,而是理論訓練。原本應該教英文的大學課程現在是教政治學,社會學,甚至哲學。加上那些文憑老師的水平又低,這樣大學訓練出來的英文系大學生點會吾死?而他們訓練出來的中學生也只會更差。


要改善已經江河日下的香港人英語水平,我認為除了考慮改善考試制度外,香港政府不能再放手不理,任由現在的所謂著名學者亂開課程,而是應該歸於正途重新腳踏實地去教英文!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現今香港政府高官的英文水平

 香港作家西西在前年底逝世,政府一個高官發文悼念,竟寫出這樣的英文:

(He) was sadden today (December 18) over the passing of renowned author Cheung-yin, and extended deepest condolences to her family.
He said, "Cheung-yin had devoted her whole life to the creation of literary works, to the teaching of younger generations, as well as cultivating talents. She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uthors in Hong Kong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Her works were artistic and literary, valued to be exemplary. Her passing was a loss to the Hong Kong's literary sector, and we will fondly remember her."

我常說香港人不懂用tense,這就是明證。所以我的新書才要另辟一個chapter專講tense。這個高官已是九龍華仁名校出身,會考英文理應攞A。但這樣的英文,若我是改卷員,他只能拿個D/E。你想想,會考拿八、九優的香港高官尚且如此,那些香港英文老師和學生的英文有多渣可想而知。我會在我的新書分析其錯什麼,有興趣的到時留意。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English Tense: How to use it?

 2020年的12月,當時香港還未有針打,英文虎報有這段新聞:

The government will roll out a vaccination program as soon as the vaccines arrived in Hong Kong.
The Standard《英文虎報》在香港只算是小報,但作為一份英文報章,裡面寫的英文也不能太差吧!現在上面這句英文,差不多就是香港現今英文教師的水平,當然絕大部份人看完就算,他們不會覺得有些什麼問題。
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上面那句的中譯是:
當那些疫苗一到港後,政府就會開展一個疫苗接種計劃。
現在我的問題是,在句子後半部份那個subordinate clause中,裡面的動詞arrive為什麼會用了past tense?我相信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他在說疫苗到了香港後便立刻開展計劃,「到了」是過去的事,那當然是用past tense啦!那你認為呢?
現今香港的教育為何失敗,在此可見一班!你們讀高中時做英文練習,有關tense的部份,可能已經做了幾百,甚至幾千題。但是你們壓根兒就不明白怎樣去運用tense,可以說完全是白做。學英文是這樣學的嗎?我在大學時的英文成績是「墊底」的,港大不會以我為榮,但我敢說我懂的英文一定比那些First Honour graduates還要多!
現在這句英文的重點是as soon as這片語,句子的上下半部各有一個動詞。二個動作一先一後是緊接著的。我們要知第二個動詞arrive應用什麼tense,不能單看第二個verb「到了」這個解釋,而是要看整句句子你想表達些什麼意思。現在這句其實是要說將來的事(見will roll out a program),所以這句的第二部份只能用將來式或現在式。
這句第一個動詞作者用了future tense,但如果我們第二個動詞仍用未來式就會顯得很怪,試想想「當那些疫苗將會到港後」,沒人會這樣說的。所以這時我們一般會用現在式arrive代替,當然你用present perfect tense 也無不可,但是較為少見。記著,現在這句的時空只有二個可能性,現在或過去。先决定你要說的時間是什麼,再考慮如何準確地修飾敘述,如加will或be going to說將會發生的事,或用past perfect說更早發生的過去事,或用continuous tense強調正在發生的事。
另外,如果句子變了The government rolled out a vaccination program as soon as the vaccines arrived in Hong Kong,那就是說過去的事,那時候就必須用過去式arrived,這樣前後二部份才算一致。例如,若現在為2022年,當你要述說一年前政府的那個疫苗計劃,這時的句子因為是說過去的事,就必須要用past tense。
如果你們有懷疑的話,可以到各大字典看看,看看人家在用as soon as這句型時的例句是不是只有一個tense。這就是學英文應當要有的思維,當你想說什麼時間,就用什麼時態,用我自己的說法就是「照單執藥」。這方法比現今中學的做文法練習學英文不知強多少倍!可惜我沒名氣,沒人信我,不過大家有緣在這個群組結識,希望我教的東西或多或少對你們有些幫助吧!
同一的話題,我一年後再簡單的說一次,你們可以比較一下有些什麼不同。這句英文是說as soon as這句型,而大家都知道as soon as是什麼意思,我就不多作解釋了。我說過,香港的英文老師不懂運用tense;其實不僅英文老師,香港很多英文工作者自以為駕馭英文的功夫很了得,其實他們連一些基礎英文概念都未搞清楚。
好像這個例子,就是要你明白如何運用tense。Tense的運用竅門是,在一定的規則下,你想說什麼時間就用什麼tense。這句句子的問題在於,作者根本不明白past tense和present tense的分別,和一句句子時態一致性的重要。
作者是想說疫苗「到達香港之後」,政府便會開展接種計劃。話明是「到達之後」,那當然是用過去式喇,但是不是呢?記得很多年前見過一些「天才」說一句句子只能有一種tense,這當然是庸手之見啦。一句句子是可以有多個tense的,視乎你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舉一個例子:
I am so sad to hear that you were involved in/had a car accident last week.
上述句子很明顯是有二個不同的時態。I am so sad是說現在我感到很悲傷,用了present tense。而were involved in an accident last week則是說上星期的意外,所以當然要用past tense喇
不過,我在上面也同樣說過這句話:「一句句子的時態一致性的重要」。在英文虎報的例句中,作者用as soon as這個片語來連接起二個independent clauses,意思是「當一件事發生後,另一件事就緊接著發生」。這其中當然可能會有些時間差距,但只要時間相隔不是太長,我們通常不會理會。這亦解釋了當你看字典例句時,老外通常這樣樣寫:
we (will) do sth as soon as you do sth/sth is done。
第二句獨立子句通常會用現在式來表達,所以與其譯作「到達之後」,更加準確的譯法應是「到達時」,arrives。又或者,如果你不用present tense,你也可以用present perfect tense來代替,表示剛到達後不久,就會進行某件事。這時二句子句都是現在式,時態一致,而present perfect tense又有剛過去的意味,絕對比用past tense為好。
學英文,特別是tense,最重要的是靈活運用,並不是像全世界的學生般單單做幾百題文法練習就可以暸解當中的要義。
所有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從施政報告的英文看香港人的英文寫作特色

 一年前無意中看到一個連結,是剛剛那位香港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出於好奇點入去看看,我當然不是要看內容,而是要看其英文,我通常只看開頭和結尾。

其實這類什麼施政報告或財政預算當然不是相關高官寫的,估計是由一班在政府工作了十多年,月入十多萬的寫手寫的,這些人可能來自新聞處。我猜通常的做法是這些人知道內容後,用英文寫出來,當中當然要易稿十多次,最後再由特首或財政司潤色完稿。(講開又講,你們有沒有發覺在大陸是沒有「再」這個字?人們一般會寫「在」代替,這話題有機會再說!)
我從認真學英文到現在,大約過了四十年。當年我預科的女老師英文好好,算是我港大的師姊,她後來去了理工教英文。我當年在大學時曾經說過,只要我畢業之後不是到工廠打工,我將來的英語水平一定可以勝過她。如今過了四十年,自己在工作上也常用到英文,自問英語水平已經稍勝那位老師。稍勝的原因是,因為畢業這麼多年,但自己的英語水平進步不大,特別是在1996-2010這十五年,主要是因為自己懶,沒有認真地研究英文,直到我寫《英語指迷》才開始重新投入英語學習。
對了英文幾十年,我想我也有資格批評一下政府高官的英文。無疑,林鄭的英文口語是很流利的,但這並不代表她的英文寫作同樣出色,當然她的口語也僅限於「流利」,遠未達「地道」程度。但我也要公平的講一句,在現行的運作模式下,林鄭只是負責「改」其他人的英文,她的改動幅度有多大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以林鄭的性格,她不滿意的英文是過不了一定會被改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她是首肯現這種英文寫作方式的。
說了這麼多,現在來說說我對她或回歸後畢業的香港精英大學生的英語水平的一些看法。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英文一看就知是中國人寫的,而且應該是一些香港人。如果你有看過陸谷孫在《英漢大詞典》第二版寫的序言,你會發覺他在行文間用了很多「深字」,當然他的寫法並不表全中國人,但這是很多中國人的特色。相對來說,香港人寫的英文較淺白,但看施政報告或者其他高官有公開的英文,這些英文給我的感覺卻是很像在八十年代流行,寫給中學生的會考英文參考書的英文,我當年叫這些做「市儈書」。這些書的內容相信在現在流行的補習班還有,它主要教一些常用句型和短語。如你留心看,便會發覺整篇施政報告,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句型。例如政府要做ABCD這幾件事,以達到EFGH這些目的,句子十分冗長噚氣!例如,施政報告的結語:
In the coming year, the HKSAR Government will double its efforts to put the epidemic under control, revive the economy, restore social order, rebuild Hong Kong’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people’s confidence in the Government, with a view to relaunching Hong Kong.(我不肯定香港是不是可以像貨物一般被relaunch!)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我說這些英文一看就知道是香港人寫的,因為外國人一般不會這樣寫英文。這種英文就是我常說的所謂「中式英文」,但不是你們想的那種「中式英文」。論文法,你很難找到它的錯處,這些英文在香港很普遍,C博士寫的就是這種英文。但如果你看英美人士的英文,特別是報章雜誌的,老外一般不會用這些句型或寫法,可以說這類英文在某程度上來說較像在academic journal找到的英文。
香港人或中國人寫英文的心態和老外有根本性的不同,很易分辨。例如香港人或許多在世界上學英文的人會關心這個名詞應配那個介詞,但老外關心的的卻是怎樣去運用某一個字。因為這是東方人和西方人英文寫作的思維方式不同,大家的著重點也不同。所以如果你想查某個名詞的preposition collocations,你去查那些什麼Fowler呀,Gartner呀,往往會無功而還,反而你很多時可以在外國的一些英語討論區找到答案。問題只是這些討論區成員質素良莠不濟,所以那些答案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
所以如果你去看施政報告的英文,你會愈看愈勞氣,這些英文很累贅,跟簡潔完全沾不上邊。這些寫手寫作時不是消化了整段內容,在腦中思考一下,看看如何用地道的英文表達出來,他們更像是在做翻譯,將他們在中學時學到的句型套進去,但由於要說的東西太多,所以寫出來的英文往往很臃腫,文法是沒錯,但往往讓人看得很吃力。
C博士最近在報章有篇短文分析open和opened的分別,一個大學英文系教授看後覺得是佳作,問他要了連結。這位教授正是三十多年前我在港大英文系的tutor,當時她在讀Master degree。那一年在tutorial上我問了她一個英文讀音問題,她答不上來,我就知道此人平平無奇。但你別理,人家畢業後扶搖直上,現在已是外國大學的英文系教授。在現今的世界,凡事講求際遇和名氣,政府高官每月收十多萬寫出來的英文,我只要1/3的價錢,可以寫得比她們更好更快,奈何不會有人理你,世界照樣以現在的模式繼續運作!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生活和工作壓力英文怎樣說?

 你知道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英文是什麼嗎?話說早前晚上看哨牙妹的Facebook,那裏是找尋寫作靈感題材的好地方。我看到她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她問:「生活壓力的英文是什麼?」她說:「不能說life pressure,因為外國人不會明白。跟著有人問她應該怎樣說,她的答案是,她認為生活和工作壓力可以簡單地譯做stress,連life或work那些字眼也不需要。

我不同意她這個草率的說法。我認為,除非你只是泛指壓力,那你可以用stress或pressure;否則你便應該說明是那種壓力,因為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種類的壓力,如mental stress, emotional stress, family stress, financial stress等。那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又是如何運用的呢?
要說壓力,你用stress或pressure都可以,二者出現的頻率都差不多。先說生活壓力,我們來看看現實世界中的用法:
all the stresses of public life (LDOCE)
the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everyday life (LDOCE)
The city's many parks offer a comforting relief from the stress of modern life. (LDOCE)
I feel I’m not able to cope well with the pressures of life. (LDOCE)
She was dealing with the pressures of everyday life. (MWALD)
The beautiful gardens offer a refuge from the stresses of daily life. (MED)
the pressures of modern life (MED)
The pressures of modern life are great. (Cobuild)
She failed to withstand the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public life. (OALD)
Many workers experience a high level of stress in their daily life. (OALD)
How can anyone enjoy the pressures of city life? (OALD)
以上是說生活壓力的例句,你可以說stress(es) of life或pressures of life。不知你們有沒有留意到一點,說stress(es) of life時,那個stress可以是單數或複數,但說pressures of life時,那個pressures卻必定是複數,何解?
跟著我們看看工作壓力的例句:
She’s been under stress at work. (Longman Business Dictionary)
I’m under constant pressure at work. (LDOCE)
The pressures of work can make you ill. (LDOCE)
I just can't take the pressure at work anymore. (LDOCE)
Can he handle the pressure of the job? (MWALD)
She's been experiencing a lot of pressure at work lately. (MWALD)
I'm sorry for being grumpy. I've been under (a lot of) stress at work lately. (MWALD)
the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the job (CALD)
All that stress at work had begun to drag him down (CALD).
work/workplace/occupational stress (CALD)
The pressures of work are making her depressed.(Cambridge Business Dictionary)
Our partner may be harassed and grumpy with work pressures or trying to make ends meet.
THE SUN (2016)
compensation claims for undue stress in the workplace (OALD)
You need to be able to handle pressure in this job. (OALD)
She was unable to attend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of work. (OALD)
About half of Hong Kong people suffer from hair loss due to stress and working pressure, a study has shown. (Oxford Dictionary)
說工作壓力,我們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並不是如哨牙妹所說只能簡單地譯做stress。有一點可以解釋一下,pressure of work是指工作上的壓力,而pressure at work則是工作時的壓力,二者分別不大,可以互通。
回說為什pressures of life必定是複數,但pressure(s) of work卻不一定這問題。我猜想是生活壓力包括很多不同的壓力,如之前提過的精神壓力,財務上的壓力,工作上的壓力等,所以必然是複數。而stress(es) of life有時是複數,有時是單數,那是要看你當這名詞是uncountable noun,還是countable noun用。pressure(s) of work的pressure通常是一個countable noun,可泛指工作壓力或工作上的不同壓力如老闆的壓力,生意/財務上的壓力等等。
另外,如果你看Oxford Dictionary,你會發覺stresses解「壓力」時,經常會和strains這字連用。看看下面這些例子: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everyday's life/life's stresses and strains/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modern living/stresses and strains of work/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the working day/stresses and strains of city living
最後,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既然工作壓力我們可以譯作work(ing) pressures),那生活壓力又是否能譯作life pressures呢?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你上網搜尋一下,還真會見到有一些外國人用life pressures這說法,只是並不普遍。所以你不能像哨牙妹一樣說人家錯,外國人見到也不會不明白。同樣道理,上面Oxford Dictionary也有這句例句:
Exercise actually helps us fight agains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a strong immume system makes the mind better able to cope with life's stresses and strains. (Oxford Dictionary)
這句也是將life放在前面,形成一個genitive case,而不是放在後面作一個prepositional phrase。再看一例:
He gave in to the social pressures to act and dress like everybody else. (MWALD)
這句social pressures指社會上的各種壓力,也是用social來修飾pressure,不一定要寫作the pressures of society。
總結:其實做任何事,無論是英文、醫學、還是風水,你要知道自己的觀點理論有沒有錯,只要將之驗證於現實世界中,便一目瞭然,不用拗!
所有心情:
Felix Cheung

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

某大學的垃圾英文

 

早前下午無聊,去了某大學教育學院的網址一看,發現下面這些英文,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C博士這樣水平的英文老師可以教X大和X大英文系畢業生的英文為何經常錯:

English Language has been a core subject in the Hong Kong school curriculum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As English is one of the official languages in Hong Kong and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ism has become a hallmark of this international city, th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 of English teachers have been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It is our mission to provide solid and sound English and teaching knowledge, develop positive personal attributes, and nourish intellectua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each teacher-to-be.

以上二段,每段都各有一個文法錯誤。而下面第三段則是一個五年級學生說的話,同樣有一個錯誤,你們可以試找出來!

The small cohort gives students the ground to form groups of close companions. Gathering all enthusiastic teachers-to-be, we share the passion in teaching and help each other to improve.

現在開估答案!

第一個錯誤以一間大學英文系來說,錯了其實是應該要打屁股的。我說過九億幾次,「英語」這二個字的英文不是English Language,而是The English Language。說任何語言,如果有language這個字,前面都必須加上定冠詞the,所以你可以說Englishthe English Language。作為一個教英文的學系如果連這個規則都不知道,就等於一個醫生不懂醫傷風感冒一樣!

第二個錯誤是三個錯誤之中最難的。第二段寫道:

to provide solid and sound English and teaching knowledge

句中的名詞是knowledge,很多人以為這是一個不可數名詞,所以前面無需加上冠詞。不過,在我之前分析的一篇有關冠詞的長文中,有些uncountable noun其實也作singular noun用,特別是當前面加上了一些形容詞,所以我們會說a working knowledgea specific knowledge。而中大這句前面加了solid and sound等形容詞,所以要加上a在前面。Michael SwanPEU3有專欄解釋這用法,可惜肯去看的人很少。

第三個錯誤是三個錯誤之中最顯淺的,亦說明了X大訓練出來的畢業生水平有幾低。在這句中:

Gathering all enthusiastic teachers-to-be, we share the passion in teaching and help each other to improve.

我再看才發覺這句原來是有二個錯誤的。passion在這裏是解「熱情」,那到底是那方面的熱情呢?這個學生又沿用了中文的思維,「在那方面」當然是用介詞in喇!但大家都知道,英文是有其慣性詞組搭配的,例如passion後接for,而passionate則後接about,這就是English collocations為什麼重要。題外話,昨天看見一個Youtuber鬼佬好像叫什麼Steve Kaufman說學生不應學English collocationsphrasal verbs,因為數量實在太多,根本學不完,這是純粹的廢話,不用理會,亦證明鬼佬所言不一定對。

另一個錯誤是,句中前半部說:

share the passion in teaching

我們先不理介詞用in是否正確,但這裏用介詞是必然的,所以後接的動詞變了teaching,而非infinitiveteach)。但這句後面還有另一個平衡動詞help。既然teach要轉成-ing form,那沒理由help不用轉,基本的語法常識而矣!

我們由上述三例四個錯誤中可以知道X大學的教授和學生根本不知道文法為何物,但更令人氣憤的是香港教育當局竟然豁免了X大相關課程學生要考語文基準試的要求。這分明是說你這間大學的英文水平已經偏低,但政府卻偏偏還要免它們的學生考試,這是什麼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