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關於go into 的提問


在網絡紅人的網誌上看到有人問這樣的一個問題:

“What materials go into making up sugar crystals?” 點解呢?如果改成 ”What materials make up sugar crystals?”有乜唔同呢?查咗好多字典都搞唔明!」

而貴人事忙的網絡紅人少有地回答了這個文法問題,他說:

go into 這裡有成份,或必要條件的意思。

網絡紅人好日都唔答一條題目,點知一答就錯,真係…都唔知點講至好!藉著網絡短片的幫助,他近年在教育界風頭一時無兩。上電台,上報紙接受訪問,做評判,追捧者不計其數,其網誌不斷被轉載,氣勢比阿伯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幾年前我在報紙看到本地原來有此「高人」,立刻掏腰包買了他當時的新作,可是看後除了察覺到有幾處文法錯誤外,一無所得,但網上大讚其書的卻大不乏人,令人費解!看著這位小朋友的大作,不禁慨嘆現今的社會真是「高手難求」!

回說這條問題,一看便知網絡紅人的答案是隨口憑記憶/印象說出來,並無細查字典印證。而提問者說「查咗好多字典都搞唔明」,亦證明他連查字典的技巧都未能掌握。查字典徒而無功,我認為這是很多人以為字典無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這些人,我提議他們有機會去找台灣陳建志老師的新作來看看,認清甚麼才是實用性高的書和怎樣活用字典。

為什麼我認為網絡紅人沒有查過字典呢?因為若他真的有考究過字典中關於go intophrasal verb的解釋,便不會說出上述那個答案來。他所給的答案其實等同英文consist in(留意不是consist of which means to be composed of or made up of)的意思:

def : to have an essential element

e.g. Courage consists in overcoming one’s fears. (Current English Usage, p. 69)

用他的答案將問題譯出來,便變成「構成糖精的主要原料(成份)是甚麼?」。但不知怎的,他提供的解釋給我一種感覺,那就是他是在看完問題後再將go into的解釋「估」出來的。大家試看看:

“What materials (甚麼材料)go into(主要成份) making up (構成)sugar crystals(糖精)?”


但我可以告訴大家,用網絡紅人的解釋將整句句子翻譯出來後,意思跟正確的答案其實是差不多的。這印證了我經常說的一件事:即使掌握的單詞或片語意思不準確,很多學生仍能從上文下理中推敲出一句,甚至一段文字的大約意思來。這也是我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苦口婆心地告誡說做閱讀理解練習,無助改善或測驗出學生的英語水平的緣故,只是現今的教育界中竟沒有人發現這大漏洞。

go into的意思究竟又是甚麼呢?查一查一些高階字典或動詞片語字典,你便會發覺go into至少有七、八種不同的意思,但卻並沒有這位老師所給的那個。其實,在衆多解釋當中,go into (doing) sth這動詞片語在現在這問題中的真正意思應是「被用於/作」:

def: (of money, time, effort etc.) to be spent on sth or used to do sth (Oxford, p. 663)

e.g. Years of work went into researching the book. (Oxford, p. 663)

e.g. More money needs to go into rebuilding the inner cities. (Oxford Phrasal Verbs Dictionary英漢版, p. 137)

e.g. Months of hard work have gone into making tonight’s ceremony a success. (Macmillan, p. 643)

e.g. A great deal of time and effort has gone into ensuring that the event runs smoothly. (Longman, p. 749)

e.g. Over $50 million has gone into designing the new aircraft. (Cambridge Phrasal Verbs Dictionary, p. 137)

e.g. Clearly, a lot of effort has gone into producing this book. (Cambridge Phrasal Verbs Dictionary, p. 137)

e.g. Lots of time, energy and money have gone into (completing) the project. (Merriam-Webster, p. 703)

其實go into這動詞片語雖然有七、八個不同的解法,但只要你一查字典便會發現當中只有上述的這個解釋是經常和gerund連用的,所以要找到正確的答案實在不是想像般困難的。這個phrasal verb後面可接名詞或動詞;而接動詞時,因為前面的是介系詞into,所以後面的動詞便必需轉為ing-form。上述問題的中譯是:

「(用來)構成糖精的原料是甚麼?」

而删去go into這二個字對整句的意思影響不大。那為什麼要加上這動詞片語呢?

我認為這是中、英文的分別之一。英、美人仕很喜歡用這類phrasal verb來帶出要做的動作。這和我在以前的一篇網誌中提到Michael Chugani寫過的一句Hong Kong people do not normally go around attacking policemen,裡面的go around(去做某事)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在翻譯時不一定要將這片語也逐字翻譯出來。網絡紅人很明顯是將go intomake up二個動詞片語混為一談了。

但話分二頭,我覺得這句英文其實還是有些問題的,而提問者也沒有說明這句英文出自何處。由於go into不一定要譯出來,故這二句英文譯成中文後的分別不會很大:

(1) What materials go into making (up) sugar crystals?

(2) What materials make up sugar crystals?

以上二句都是較口語化的英文,而第一句看上去我覺得不是很自然。make up是「構成」,而make則解「制造」,故換了是我,大猩猩會將第一句的up删去,而二句的中譯也因此而稍有不同:

(1) 用來制造糖精的原料是甚麼?

(2) 糖精是甚麼原料構成的?

在英語裡,phrasal verb有成千上萬,要準確記著每一條解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作為一個老師,面對同學的提問,是不是應該拿出一點責任心來,弄清楚才作答呢?以目前香港學生的學習態度,對名人的答覆一定信以為真,自然也不會再去深究真僞,久而久之,學到的東西大都是錯的,學術水平焉能不下降呢?

教書單靠一股熱誠是不夠的,而讀莎翁的古詩也並不能令你的英文有多大的進步,有時間我看還是多看一下英語詞典吧!

PS 剛剛在外面看到中學英文老師又出了新書,買回家翻了一下,覺得很不錯,下次介紹給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