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談論的是七十至八十年代的香港英文和今天的香港英文在以下二方面有些什麼不同:
1. 香港英文考試的難度
2. 英文在香港的重要性
香港英文考試的難度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香港,要在中學會考英文科課程乙要拿一個A並不是一件易事,而要在高級程度英語運用考試中拿A則更是千難萬難,非實力和運氣兼備不可。舉個例子,當年A-Level的Use of
English paper有Cursory Reading和Listening Test二卷。前者需要考生看幾篇合共幾千字的文章,再答一些長問題。由於文章太長,時間不夠,所以考生們往往「做吾切」。後者則需要考生聽幾篇長文章再回答長問題,難度同樣十分大。
香港考試局近年取消了中學會考和高級程度考試,取而代之的是DSE考試。在過去的三十年間,香港考試局為照顧學生的「需要」,不斷將考試難度調低,好讓學生們出來的成績不會太難看。例如在出卷方面,現在的文憑試已經沒有Cursory Reading,而Listening Test的內容也已經由讀文章變成讀對話,難度大大減低。我在前幾年做過大出版社的散工,接觸過那些mock papers,對現今的試卷淺了那麼多也感到震驚。
在我的年代,中學大致可分為名校,普通中學和學店。學店就不說了,但一般普通中學每年會考英文拿A的人數通常不會超過10人。而名校則剛剛相反,通常每年拿不到C或以上的不足10人。今天,在新的DSE制度下,理應等同於以前的中六,若拿它跟會考相比,實在不太合適。但以我接觸了英文幾十年的經驗,我覺得將DSE的評級降一級是對考生能力持平的判斷,例如5**應等於以前會考的B grade,4分應等於以前會考的E grade,餘此類推!
英文在香港的重要性
第二件事我想說的是現今英語在香港的重要性。香港作為前英國的殖民地,很多人會直覺地以為縱使近年有普通話的崛起,英文仍然十分重要!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但據我近年觀察所得,我們都錯了!一個很好反映英文重要性的場合就是見工面試。三十年前,你去求職,除非是很小的公司或者是很低級的職位,否則他一定會問你幾句英文。較大型的公司,用英文問你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也並不罕見。但時移勢易,近年面試已經絕少用到英文。除非你要見的很大型的跨國公司,否則一些已經本地化的外資公司,華資公司或半政府機構,面試時基本會是全中文。
這個趨勢並不是近二年才有!追本朔源,其實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求職市場已經有一個轉變,就是要求applicants做筆試。這個做法的好處是interviewer既可測試求職者的英語水平及相關專業知識,又可不暴露自己的英文不足之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留意到求職市場近年再有新的變動。今天,你去求職,根本完全不會問你英文問題。
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很多時你連面試的機會也沒有,東家現在主要是看你有沒有做過同行或超大型公司,有的話他們直接會假設你的英文OK,畢竟現今的商業社會除了寫電郵外,用英文的機會實在不多。你只要識寫英文就可以了,沒人要求你寫得好,因為你老闆的英文很大機會比你更差。照這個趨勢,我預期香港的競爭力很快會被新加坡抛離,但仍不會輕易被其他中國大城市越過,極其量是跟北上廣深鬥過棋鼓相當。因為爛船都有三斤釘,畢竟現在每年還有很多海外的留學生回流香港的勞工市場。
姑勿論你是否同意我的說法,但這的確就是我近幾十年觀察所得。其實就算沒有上述二個趨勢,香港90-00這一代的英文水平遠不及50-60後也是必然的。你看林鄭,先不理她的管治水平如何,但她說英文流利已是公認的,也並不是任何新一代從政或從商的「土砲」可及。現今的香港,不但學生的英文差,老師的英文也差,打工的更差,已經走入一個無可挽救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