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糾正一些人的錯誤觀念


上星期鏗鏘集的主題叫《尋英語》,內容大致是說香港近年的英語水平日趨低落,這類時事節目通常每隔一、二年便會出現一次,基本土沒有什麼新意和啓發性,本來沒什麼好談,不過今天我想換個角度,評論一下節目中一些很多人都會以為如是的觀點,給對學英文有興趣的人另一個思考的空間。

我今次是在Youtube看這節目的,連結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TZ40EdKya8
 
看後我將連結跟一個網友分享,她後來讓我留意Youtube中的一個comment,裡面留言者質疑該節目:

「為什麼不訪問男神?是否根本不放男神在眼內?」

對於這位小朋友的質問,大猩猩心想為什麼要放他在眼內?懂英文的人何其多,為何要將一個英文不是特別出衆,教的東西實用性超低的小伙子放在眼內?我以前已經為文評論過他教學生的語法分析有問題,十分馬虎,想必是文法根底不穩之故,而他也有自知之明,近年少講文法,專論他自己的強項〜發音。不過,這樣並不代表沒問題。我觀察到他教的東西經常囿於一些觀點,不能將之跟現實世界聯繫起來,以為只有他教的那一套才是獨一無二的標準!

我的網誌少談發音,但並不代表我不懂。男神經常強調自己教的是Standard British accent,我今天便跟大家說說當今英語發音的趨勢。學過英文的人大都聽過Received Pronunciation,這個發音標準的典範。在這裏,我說的RP不單是單純一個字的發音,而是整句句子應該怎樣讀出來,這裏包含了語調。對很多時下的英國人來說,傳統的RP已是老式的發音方法,你在人面前這樣說英文,只會讓人家覺得你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公公,老太婆,給人一種古老、死板的感覺。所以我認為教英文發音實在沒必要經常模仿幾十年前,英國國會議員的發音,好怪雞架!

另一方面,由於世界的不停演化和互聯網的普及,英文也在不停變化中。我們學英文,以往老師會教我們英、美發音之別,但時至今日,這個分野已經愈來愈模糊,上Youtube一看,你會發覺很多土生土長的英國年輕一代的發音愈來愈美國化。由於文化的衝擊(電影、歌曲、小說),美語已成為亞太區的第一學習語言,反觀男神和才子所倡導的英式英語卻在日漸式微。

再者,談到accent,現在英國流行的再不是RP,而是Estuary English,一種近似Cockney English的東南部口音。事實上,在英國不同的地區,如ManchesterNewcastle都有其地方口音,而ScotlandIreland等地的口音差別更大。同樣地,美國的不同州份也有其相對口音,所以現在仍強調什麼British accent實在有點不合時宜。舉一個例,我在一間MNC工作,裡面英、美、澳人仕都有,沒人會理你的口音是否英國正宗,你要想的反而是你能否聽懂對方的各地口音和你能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現今有很多人拜師學藝,單看人家的知名度,以為有傳媒推介的就一定是高人,自己卻無能力辨別對方是否有真材實學,教的東西是否有用,壓根兒像一個追星一族的初中生,實在可悲可笑!

說了那麼多,現在我們說回港台那個節目。節目一開始時,找了一個混血兒問路,然後藉此批評港人英文的不足。老實說,我覺得這並不適合,答得不好不一定代表被問者的英文差,這視乎很多因素。就算是我,用英文也不一定答出你滿意的答案。就像節目裡問人怎樣去買平手機,我就認為這是癡孖根,你不如問我下期六合彩開什麼號碼好過!我夠胆說一句,在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地區中,香港人在問路的表現應該冠絕同儕!

跟著,一如所料,節目中又有一些所謂人力資源顧問走出來,投訴香港求職者的英語水平低落。我心諗,算罷喇,你話乜嘢人吖,五十歩笑百歩!我在大學畢業後,長年都在求職中,見過的招聘廣告過千,裡面的英文錯漏百出,現在你敢說求職者的英文差?香港學生的英文水平無疑低落,但僱主的也好不到那裏,他們那有資格說人?他們錯的不是一些高深英文,而是一些白癡錯誤,例如:

上市公司人事部經理:我地公司有好幾個teaR ladies架;

X局行政經理:請問你有些什麼strengthENSweaknesses

要香港英文重生,這類人必需解僱!港台節目批評港人英文差,自己也好不到那裏,連IELTS這字也讀錯,將/el/音讀成/o/音,這是香港很多補習名師的通病,港台又人云亦云。更有甚者,節目連IELTS這字也串錯了!

節目中提到新加坡的英文比香港好,這似乎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如何比香港好呢?我在這裏試圖分析一下。我公司有很多新加坡同事,在我過去兩年的觀察中,我發覺他們書寫的英文其實錯誤也頗多,比一個香港的大學生好不了多少。然則新加坡相比香港的優勢在那裏呢?很明顯是在口語方面,他們說英語的機會比較多,講得較流利,也夠胆講。相對來說,回歸後本港外藉人仕漸少,講英文的機會也不多,想單憑那幾百名外藉英語老師每星期製造的幾小時所謂語境,要收效實在是妙想天開。

我的經驗告訴我,要解決這問題,唯一的辦法是要香港重拾「國際化」。表面上香港有很多外資公司,但現在駐港的外藉員工已經買少見少,在現今的時勢下,愈來愈多的只會是大陸公司。而比外藉員工更重要的是外藉顧客,在這樣的環境下你的員工才有機會說英文,跟顧客作頻繁的溝通,英語是否講得講得好聽並不重要,但你的英語必需流利。我公司在港的人數不足二百,但他們經常要跟亞太區分公司的員工和顧客開電話會議,他們說的英文有的或許不太悅耳,但卻絶對流利,而這才是真正的語境!那要怎樣去推動香港重拾國際化,吸引外商的投資?先減低香港昂貴的寫字樓租金吧,別再倚賴高地價政策來殘民自肥了!現在節目中永遠只提出問題,卻沒有實用而有效的解決方案!主意我已經給了出來,別再找藉口說沒方法,這樣總比海底隧道塞車就提議加價,鬥不過大陸就用佔中來威脅政府來得務實和高明得多。當然,前路是漫長的,但這是政府的責任了。

最後,想點評一下節目中一位嘉賓的英文,他是一位博士,也是中大的高級導師。我在早前的文章中提到出書教人在商業書信上用kindly便是他。我看過他的FB,發覺無論是在什麼情況下,他的英文幾乎一律以formal English形式出現,就算是FB這種fairly informal register也不例外,這情況在香港十分普遍,我認為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在香港,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們寫的英文四平八穩,你很難挑到有文法錯誤。但不知為何,你總會覺得他們的英文跟老外的有點不一樣。我將這個現象仍舊稱之為港式英文,但問題的重心卻不在文法,而在風格。這類近似書面語的英文,遺詞造句跟英文口語有頗大的分別。它們看上去很像學術期刊看到的英文,充斥著一些formal sentence structure。我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個讀到博士的語言學者,仍然無法隨心所欲駕馭英文,他們的英文仍不能像native speakers般,因應不同的情況,寫出雅俗共賞的real and naturalEnglish?而一些碩士畢業生和中學教師情況則更糟,他們很多連合乎文法的英文都未能寫出來。這便是我觀察到現今香港的情況,也是我認為值得研究的路向。讀語言學的人大多會將自己的研究範疇集中在sociolinguistics或英語教育上,但我認為這些理論性課題實用價值相當低,研究生根本缺乏一個有創意的思維去思考一些別的課題,而只知道在一堆前人所教的東西轉來轉去,這樣的學生對社會沒有多大貢獻!

香港政府缺乏有能力,有遠見的人材,社會上的各種民生問題諸如教育,醫療,交通,房屋和人口政策等實在亟待解決,一些沒迫切性的政治爭議理應先放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