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as soon as 句型應用什麼tense?

早前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英文虎報》這段新聞,裡面有這句:

The government will roll out a vaccination program as soon as the vaccines arrived in Hong Kong ...

The Standard在香港只算小報,但作為一份英文報章,裡面寫的英文也不能太差吧!現在上面這句英文,差不多就是香港現今英文教師的水平,當然絕大部份人看完就算,他們不會覺得有些什麼問題。

 

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上面那句的中譯是:

當那些疫苗一到港後,政府就會開展一個疫苗接種計劃。

現在我的問題是,在句子後半部份那個subordinate clause中,裡面的動詞arrive為什麼會用了past tense?我相信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他在說疫苗到了香港後便立刻開展計劃,「到了」是過去的事,那當然是用past tense啦!那你認為呢?

 

現今香港的教育如何失敗,在此可見一班!你們讀高中時做英文練習,有關tense的部份,可能已經做了幾百,甚至幾千題。但是你們壓根兒就不明白怎樣去運用tense,可以說完全是白做。學英文是這樣學的嗎?我在大學時的英文成績是「墊底」的,港大不會以我為榮,但我敢說我懂的英文一定比那些First Honour graduates還要多!

 

現在這句英文的重點是as soon as這片語,句子的上下半部各有一個動詞。二個動作一先一後是緊接著的。我們要知第二個動詞arrive應用什麼tense,不能單看第二個verb「到了」這個解釋,而是要看整句句子你想表達什麼意思。現在這句其實是要說將來的事(見will roll out a program),所以這句的第二部份只能用將來式或現在式。

 

這句第一個動詞作者用了future tense,但如果我們第二個動詞仍用未來式就會顯得很怪,試想想「當那些疫苗將會到港後」,沒人會這樣說的。這時我們一般會用現在式代替,因現在式有時也有將來的意味,當然你用present perfect tense 也無不可,但是較為少見。記著,現在這句的時空只有二個可能性,現在或過去。先决定你要說的時間是什麼,再考慮如何準確修飾敘述,如加willbe going to說將會發生的事,或用past perfect說更早發生的過去事,或用continuous tense強調正在發生的事。

 

相對來說,若現在為2022年,你要述說一年前政府的那個疫苗計劃,這時的句子因為是說過去的事,那這個時候就必須用過去式arrived,這樣前後二部份才算一致,句子就會變了:

The government rolled out a vaccination program as soon as the vaccines arrived in Hong Kong


看到嗎,全句都是過去式,這就是我們學英文應當要有的思維,當你想說什麼時間,就用什麼時態,用我自己的說法就是「照單執藥」。這方法比現今中學的做文法練習學英文不知強多少倍!

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白癡到不能再白癡的香港政府

美國人吾怕死,感恩節照樣出來玩。香港政府就剛剛相反,超怕死,聖誕節就吾俾你地出來玩。

香港政府今天會再度收緊限聚令,禁六時後堂食。其實呢班政府高官專家係咪需要去驗驗腦,睇吓佢哋係咪真係弱智嘅!佢哋現在係assume緊d病毒係夜晚至出來,日頭佢哋要覺覺豬。

記得上一次so-called第三波疫情,政府在七月底禁全日堂食,但由於被人鬧爆,該措施在二日後撤銷。不過,一個不為絕大部份香港人留意的事係:在第二天的全禁堂食時,確診數字亦同時見頂。換句話說,確診數字由八月開始,開始慢慢回落。理論上,你的防疫措施無奈被取消,疫情應該更加嚴重,否則政府就不需要採取這些極端打擊經濟的措施啦,這是小學生都懂的常理好不好?但現在取消這些措施後,香港反而冇事,這亦間接證明就算沒有這些嚴厲的措施,疫情過了高峰就會慢慢自動回落,根本無須政府出手。

政府現在的問題就是看事情只看表面,食肆上午做12個小時堂食,下午做4個小時堂食,每枱只限二人,那個時段的風險較高?當然是上午,時間長幾倍喎。但現在政府封下午堂食,證明政府是在假設晚市客帶病毒的風險較高,但這假設有理據嗎?現在那些人的病毒風險最高?不是普通市民,不是醫謢人員,而是每天從外國湧回香港那些所謂的「香港市民」。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假設那些人只會在晚上才出來吃飯吧?因此,禁晚市堂食其實是完全是不必要之舉!

另一方面,你禁晚市堂食,你想想在聖誕節這些大時大節期間,以香港人的習性會不會乖乖的留在家裡。當然不會,他們會改為在家裡開派對,叫外賣到會,不戴口罩的瘋狂慶祝,情況只會更壞,而政府的措施只會害死那些食肆,當然他們也不值得可憐!

不過,今次疫情好像還不如七月時嚴重,為什麼政府會如此緊張呢?我猜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最近有年輕患者死亡。不過我覺得這現象其實跟外圍的情況大致吻合。在9月時全世界的平均死亡率還是1.93%,但到了十月時由於感染的人數大增,基數大了,所以死亡率降至1.53%,11月的死亡率差不多,是1.56%。但到了12月的頭七天,死亡率已再度上升至1.75%。別忘記現在每天的確診數字已升至六十多萬,但基數的增大似乎已無法壓制死亡率的上升。

香港的特首錯信一班廢柴專家,過度重視出入境自由。不肯封關,每次有事就加大限聚令。用香港的經濟和市民的痛苦去換取那些不知是不是香港居民的自由,這是一個明智政府所應該做的事嗎?

英文中真有"native-speaking"這字嗎?

上星期我在街上看見一家補習社的廣告,寫著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以作招倈。我記得年多前,我在《英語指迷》的群組就說過像施敏文這樣寫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是不對的,此人枉稱博士。今天又再見到這說法(老實說,這用法在香港的教育界相當流行,我甚至在一篇博士論文的題目見到這用法),故此决定寫一篇文章以正視聽,不過在此之前,先要做些資料搜集,以免說錯。

翻查資料,發現這用詞應是1997年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在當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來的方案: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increase exposure of students to English, a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 (NET) Scheme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public-sector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since the 1998/99 and 2002/03 school year respectively. (Education Bureau website)

不過,不知是董建華英文差還是教育局的人英文差,竟然用了這樣的一個字。這是一個自制形容詞,英文是可以容許自制新詞的,前提是你要合理,不能亂來。

現在我們來逐歩分析這個新詞。首先,我相信大家都同意native-speaking是由native speaker這字演化出來的,所以我們先來看看native speaker的意思。我想如果你問人,至少會有1/3的香港人會說native speaker解作「說英語的人」。其實不然,native speaker的解釋是「說本地語的人」,但不一定是英文,該語言可以是中文,日文,法文,總之任何本土語言都可以。你們錯覺以為native speaker必是說英文人仕,是因為英文是最多人學的世界共同語言,英文是lingua franca,是個意大利語。

嚴格來說,「以英文為母語的本地人」的英文是native English speaker,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是native German speakernative可以是名詞或形容詞。作名詞時主要解本地人或土人,作形容詞則解本地的或土生土長的,如native language/tongue就解「本地語」,如Cantonese is my native language。複合形容詞-speaking,一般在前面加上某種語文名詞,構成「說那說言的」,例如a Korean-speaking engineer就是一個會說韓語的工程師。因此,一個「以英文為母語的英文教師」的英文應該是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或更簡單一點,native English teacher。我查過市面上的所有英美詞典,包括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native這單字跟語文無關,所以如果你說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中譯便變了「說本地人的英文教師」,不知所謂!

就這問題,我特別咨詢過英國的專家朋友,他的回覆是他明白為什麼我會覺得這說法有些怪,他自己也不會這樣用,但他不會說這用法是錯誤的,因為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隱含native language speaking的意思,看的人應該會明白。其實在網上一搜,你就會發覺NET這說法差不多98%都來自香港。外國人反而多數會用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 (NEST)native English speaker teacher。我唯一只能找到的二個例外,一個是加拿大大學教授的文章,但細心一看作者原來是個韓國人,說的也是香港這個計劃。而另一個則用了native speaking country,可見在香港以外這用法並不普遍。另一方面,其實這個說法在2012年時已經有人覺得奇怪。那人在wordreference那個forum留言問那裏的成員會否用native speaking American這說法。不過那些鬼佬領悟能力似乎比較低,一開始時竟然不明白對方的問題是什麼。但後來搞清楚後他們也認為native speaking American聽起來十分奇怪。

那為什麼我的英國專家朋友認為native-speaking並沒有錯呢?這要怎樣解釋才好?我來解給你們聽吧,我就用我那英國朋友用過的例子。「開派對」你們知道吧,英文的動詞配搭可以是give/throw/hold/have a party,而朗文也明確地指出:

Do not say 'make a party' or 'do a party'. Say 'have a party'. (LDOCE)

再參考其他collocations dictionary,包括牛津和朗文,也沒有make a party這說法,但為什麼他不認為make a party是錯的呢?其實這就好像他不認為native-speaking是錯的一樣!但我的英國朋友明明也是朗文的人啊,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他不認為這些說法是錯,是因為他看見有外國人也這樣用,他是一個很著重corpus linguistics的人。認為只要有一定數量的人在用,你就不能說它是錯的,極其量它只是一個non-standard的用法。以make a party為例,雖然一般或大部份的英美人仕都不會這樣用,但看外國的英語討論區,你會發覺美國西岸加州的人說沒見過這個用法,但原來東岸紐約的人卻說這用法很常見。所以我們可以有理由相信make a party這用法偶見於美國或加拿大部份地區,這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我的朋友說這用法沒錯,畢竟有人在用,而且還可能不是一次半次。不過這用法顯然還沒被西方社會廣泛接受,所以到現在為止都仍只是一個regional, non-standard use

同樣地,我相信'native-speaking'的情況也相似,若我朋友在corpus見到幾個這樣的lines,他便會覺得有人在用,而且出處可能是一些學術期刊,所以這並不算錯!然而,問題是,他可能沒留意用的究竟是些什麼人?是否仍是英美澳加人仕,抑或是一些亞洲人、非洲人?若是後者,那其可信性就會低了很多。正如我說,現在網上所找到的資料有關此用法的絶大部份都來自香港這個NET Scheme。况且就算用的是外國人,他也沒理由為了「正名」的原因將你的計劃改名,這不禮貌嘛!

我本人基本上是贊同用corpus lines去研究語言的,但研究對錯時卻必須要小心行事,因為就算是講本土語言的人也有弄錯的一天。香港人有一個陋習,就是學習時一點也不嚴謹,別人怎樣說就當是對的,不加深究,往往習非成是。就像現在教育局用nativ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那些教師就覺得沒問題,跟著照用。人們就好像「國王的新衣」故事裡的大臣人民一樣,覺得這樣說沒問題。他們不會停下來,想一想:「咦,你的說法好像有些不妥,待我先查證一下再看看是否應採用!」

香港就有二個很現成的例子,我之前也說過。三十年前我們會說「入不敷出」這成語,而現在大陸人也是這樣說的。但在九十年代,我清楚記得第一次聽到有人在電視上將這成語說成「入不敷支」的是周慧敏,之後一些新聞主播也跟著這樣說,「入不敷支」這說法在千禧年後就突然不逕而走,人人都這樣說,我看著就不禁納悶,明明是「入」對「出」,「收」對「支」啊,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現在就變成了「入」對「支」呢?開講有話,「收支平衡」,「出入平安」嘛,但香港人就是不理。

第二個例子則是近年才出現的。在人死後,大陸人喜歡說「一路走好」,香港人見了又照抄,但不知是不是「走好」不合廣東話語法,香港較喜歡說「你吾好走」!由於廣東話和普通話語法上的不同,在看些不看些的情況下,絕大部份香港的「差不多先生」直接將「一路走好」改成「一路好走」。我覺得你要抄大陸人沒問題,但不要抄得四不像,丟人現眼仍不自知。

總括而言,nativ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應該只是香港的用語,絕大部份的外國人都不會這樣說。當然,你去開一個學術會議,人家看見你這樣說也會明白,禮貌上他們也不對你說:「咦,亞C博士你這說法有點怪,一般我們不會這樣說!」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吹毛求玼,而是希望大家做事能嚴謹一點,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否則我們所學很容易愈來愈錯,偏離了正道。現今社會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狀况,不細心思考,以為人家說的都是對,理應是這樣,所以香港才會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