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as soon as 句型應用什麼tense?

早前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英文虎報》這段新聞,裡面有這句:

The government will roll out a vaccination program as soon as the vaccines arrived in Hong Kong ...

The Standard在香港只算小報,但作為一份英文報章,裡面寫的英文也不能太差吧!現在上面這句英文,差不多就是香港現今英文教師的水平,當然絕大部份人看完就算,他們不會覺得有些什麼問題。

 

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上面那句的中譯是:

當那些疫苗一到港後,政府就會開展一個疫苗接種計劃。

現在我的問題是,在句子後半部份那個subordinate clause中,裡面的動詞arrive為什麼會用了past tense?我相信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他在說疫苗到了香港後便立刻開展計劃,「到了」是過去的事,那當然是用past tense啦!那你認為呢?

 

現今香港的教育如何失敗,在此可見一班!你們讀高中時做英文練習,有關tense的部份,可能已經做了幾百,甚至幾千題。但是你們壓根兒就不明白怎樣去運用tense,可以說完全是白做。學英文是這樣學的嗎?我在大學時的英文成績是「墊底」的,港大不會以我為榮,但我敢說我懂的英文一定比那些First Honour graduates還要多!

 

現在這句英文的重點是as soon as這片語,句子的上下半部各有一個動詞。二個動作一先一後是緊接著的。我們要知第二個動詞arrive應用什麼tense,不能單看第二個verb「到了」這個解釋,而是要看整句句子你想表達什麼意思。現在這句其實是要說將來的事(見will roll out a program),所以這句的第二部份只能用將來式或現在式。

 

這句第一個動詞作者用了future tense,但如果我們第二個動詞仍用未來式就會顯得很怪,試想想「當那些疫苗將會到港後」,沒人會這樣說的。這時我們一般會用現在式代替,因現在式有時也有將來的意味,當然你用present perfect tense 也無不可,但是較為少見。記著,現在這句的時空只有二個可能性,現在或過去。先决定你要說的時間是什麼,再考慮如何準確修飾敘述,如加willbe going to說將會發生的事,或用past perfect說更早發生的過去事,或用continuous tense強調正在發生的事。

 

相對來說,若現在為2022年,你要述說一年前政府的那個疫苗計劃,這時的句子因為是說過去的事,那這個時候就必須用過去式arrived,這樣前後二部份才算一致,句子就會變了:

The government rolled out a vaccination program as soon as the vaccines arrived in Hong Kong


看到嗎,全句都是過去式,這就是我們學英文應當要有的思維,當你想說什麼時間,就用什麼時態,用我自己的說法就是「照單執藥」。這方法比現今中學的做文法練習學英文不知強多少倍!

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白癡到不能再白癡的香港政府

美國人吾怕死,感恩節照樣出來玩。香港政府就剛剛相反,超怕死,聖誕節就吾俾你地出來玩。

香港政府今天會再度收緊限聚令,禁六時後堂食。其實呢班政府高官專家係咪需要去驗驗腦,睇吓佢哋係咪真係弱智嘅!佢哋現在係assume緊d病毒係夜晚至出來,日頭佢哋要覺覺豬。

記得上一次so-called第三波疫情,政府在七月底禁全日堂食,但由於被人鬧爆,該措施在二日後撤銷。不過,一個不為絕大部份香港人留意的事係:在第二天的全禁堂食時,確診數字亦同時見頂。換句話說,確診數字由八月開始,開始慢慢回落。理論上,你的防疫措施無奈被取消,疫情應該更加嚴重,否則政府就不需要採取這些極端打擊經濟的措施啦,這是小學生都懂的常理好不好?但現在取消這些措施後,香港反而冇事,這亦間接證明就算沒有這些嚴厲的措施,疫情過了高峰就會慢慢自動回落,根本無須政府出手。

政府現在的問題就是看事情只看表面,食肆上午做12個小時堂食,下午做4個小時堂食,每枱只限二人,那個時段的風險較高?當然是上午,時間長幾倍喎。但現在政府封下午堂食,證明政府是在假設晚市客帶病毒的風險較高,但這假設有理據嗎?現在那些人的病毒風險最高?不是普通市民,不是醫謢人員,而是每天從外國湧回香港那些所謂的「香港市民」。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假設那些人只會在晚上才出來吃飯吧?因此,禁晚市堂食其實是完全是不必要之舉!

另一方面,你禁晚市堂食,你想想在聖誕節這些大時大節期間,以香港人的習性會不會乖乖的留在家裡。當然不會,他們會改為在家裡開派對,叫外賣到會,不戴口罩的瘋狂慶祝,情況只會更壞,而政府的措施只會害死那些食肆,當然他們也不值得可憐!

不過,今次疫情好像還不如七月時嚴重,為什麼政府會如此緊張呢?我猜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最近有年輕患者死亡。不過我覺得這現象其實跟外圍的情況大致吻合。在9月時全世界的平均死亡率還是1.93%,但到了十月時由於感染的人數大增,基數大了,所以死亡率降至1.53%,11月的死亡率差不多,是1.56%。但到了12月的頭七天,死亡率已再度上升至1.75%。別忘記現在每天的確診數字已升至六十多萬,但基數的增大似乎已無法壓制死亡率的上升。

香港的特首錯信一班廢柴專家,過度重視出入境自由。不肯封關,每次有事就加大限聚令。用香港的經濟和市民的痛苦去換取那些不知是不是香港居民的自由,這是一個明智政府所應該做的事嗎?

英文中真有"native-speaking"這字嗎?

上星期我在街上看見一家補習社的廣告,寫著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以作招倈。我記得年多前,我在《英語指迷》的群組就說過像施敏文這樣寫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是不對的,此人枉稱博士。今天又再見到這說法(老實說,這用法在香港的教育界相當流行,我甚至在一篇博士論文的題目見到這用法),故此决定寫一篇文章以正視聽,不過在此之前,先要做些資料搜集,以免說錯。

翻查資料,發現這用詞應是1997年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在當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來的方案: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increase exposure of students to English, a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 (NET) Scheme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public-sector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since the 1998/99 and 2002/03 school year respectively. (Education Bureau website)

不過,不知是董建華英文差還是教育局的人英文差,竟然用了這樣的一個字。這是一個自制形容詞,英文是可以容許自制新詞的,前提是你要合理,不能亂來。

現在我們來逐歩分析這個新詞。首先,我相信大家都同意native-speaking是由native speaker這字演化出來的,所以我們先來看看native speaker的意思。我想如果你問人,至少會有1/3的香港人會說native speaker解作「說英語的人」。其實不然,native speaker的解釋是「說本地語的人」,但不一定是英文,該語言可以是中文,日文,法文,總之任何本土語言都可以。你們錯覺以為native speaker必是說英文人仕,是因為英文是最多人學的世界共同語言,英文是lingua franca,是個意大利語。

嚴格來說,「以英文為母語的本地人」的英文是native English speaker,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是native German speakernative可以是名詞或形容詞。作名詞時主要解本地人或土人,作形容詞則解本地的或土生土長的,如native language/tongue就解「本地語」,如Cantonese is my native language。複合形容詞-speaking,一般在前面加上某種語文名詞,構成「說那說言的」,例如a Korean-speaking engineer就是一個會說韓語的工程師。因此,一個「以英文為母語的英文教師」的英文應該是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或更簡單一點,native English teacher。我查過市面上的所有英美詞典,包括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native這單字跟語文無關,所以如果你說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中譯便變了「說本地人的英文教師」,不知所謂!

就這問題,我特別咨詢過英國的專家朋友,他的回覆是他明白為什麼我會覺得這說法有些怪,他自己也不會這樣用,但他不會說這用法是錯誤的,因為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隱含native language speaking的意思,看的人應該會明白。其實在網上一搜,你就會發覺NET這說法差不多98%都來自香港。外國人反而多數會用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 (NEST)native English speaker teacher。我唯一只能找到的二個例外,一個是加拿大大學教授的文章,但細心一看作者原來是個韓國人,說的也是香港這個計劃。而另一個則用了native speaking country,可見在香港以外這用法並不普遍。另一方面,其實這個說法在2012年時已經有人覺得奇怪。那人在wordreference那個forum留言問那裏的成員會否用native speaking American這說法。不過那些鬼佬領悟能力似乎比較低,一開始時竟然不明白對方的問題是什麼。但後來搞清楚後他們也認為native speaking American聽起來十分奇怪。

那為什麼我的英國專家朋友認為native-speaking並沒有錯呢?這要怎樣解釋才好?我來解給你們聽吧,我就用我那英國朋友用過的例子。「開派對」你們知道吧,英文的動詞配搭可以是give/throw/hold/have a party,而朗文也明確地指出:

Do not say 'make a party' or 'do a party'. Say 'have a party'. (LDOCE)

再參考其他collocations dictionary,包括牛津和朗文,也沒有make a party這說法,但為什麼他不認為make a party是錯的呢?其實這就好像他不認為native-speaking是錯的一樣!但我的英國朋友明明也是朗文的人啊,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他不認為這些說法是錯,是因為他看見有外國人也這樣用,他是一個很著重corpus linguistics的人。認為只要有一定數量的人在用,你就不能說它是錯的,極其量它只是一個non-standard的用法。以make a party為例,雖然一般或大部份的英美人仕都不會這樣用,但看外國的英語討論區,你會發覺美國西岸加州的人說沒見過這個用法,但原來東岸紐約的人卻說這用法很常見。所以我們可以有理由相信make a party這用法偶見於美國或加拿大部份地區,這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我的朋友說這用法沒錯,畢竟有人在用,而且還可能不是一次半次。不過這用法顯然還沒被西方社會廣泛接受,所以到現在為止都仍只是一個regional, non-standard use

同樣地,我相信'native-speaking'的情況也相似,若我朋友在corpus見到幾個這樣的lines,他便會覺得有人在用,而且出處可能是一些學術期刊,所以這並不算錯!然而,問題是,他可能沒留意用的究竟是些什麼人?是否仍是英美澳加人仕,抑或是一些亞洲人、非洲人?若是後者,那其可信性就會低了很多。正如我說,現在網上所找到的資料有關此用法的絶大部份都來自香港這個NET Scheme。况且就算用的是外國人,他也沒理由為了「正名」的原因將你的計劃改名,這不禮貌嘛!

我本人基本上是贊同用corpus lines去研究語言的,但研究對錯時卻必須要小心行事,因為就算是講本土語言的人也有弄錯的一天。香港人有一個陋習,就是學習時一點也不嚴謹,別人怎樣說就當是對的,不加深究,往往習非成是。就像現在教育局用nativ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那些教師就覺得沒問題,跟著照用。人們就好像「國王的新衣」故事裡的大臣人民一樣,覺得這樣說沒問題。他們不會停下來,想一想:「咦,你的說法好像有些不妥,待我先查證一下再看看是否應採用!」

香港就有二個很現成的例子,我之前也說過。三十年前我們會說「入不敷出」這成語,而現在大陸人也是這樣說的。但在九十年代,我清楚記得第一次聽到有人在電視上將這成語說成「入不敷支」的是周慧敏,之後一些新聞主播也跟著這樣說,「入不敷支」這說法在千禧年後就突然不逕而走,人人都這樣說,我看著就不禁納悶,明明是「入」對「出」,「收」對「支」啊,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現在就變成了「入」對「支」呢?開講有話,「收支平衡」,「出入平安」嘛,但香港人就是不理。

第二個例子則是近年才出現的。在人死後,大陸人喜歡說「一路走好」,香港人見了又照抄,但不知是不是「走好」不合廣東話語法,香港較喜歡說「你吾好走」!由於廣東話和普通話語法上的不同,在看些不看些的情況下,絕大部份香港的「差不多先生」直接將「一路走好」改成「一路好走」。我覺得你要抄大陸人沒問題,但不要抄得四不像,丟人現眼仍不自知。

總括而言,nativ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應該只是香港的用語,絕大部份的外國人都不會這樣說。當然,你去開一個學術會議,人家看見你這樣說也會明白,禮貌上他們也不對你說:「咦,亞C博士你這說法有點怪,一般我們不會這樣說!」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吹毛求玼,而是希望大家做事能嚴謹一點,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否則我們所學很容易愈來愈錯,偏離了正道。現今社會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狀况,不細心思考,以為人家說的都是對,理應是這樣,所以香港才會走到今天!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從施政報告的英文看香港人的英文寫作特色

 昨天無意中看到一個連結,是剛剛那位香港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出於好奇點入去看看,我當然不是要看內容,而是要看其英文,我通常只看開頭和結尾。

其實這類什麼施政報告或財政預算當然不是相關的高官寫的,估計是一班在政府工作了十多年,月入十多萬的寫手寫的,這些人可能來自新聞處。我猜通常的做法是這些人知道內容後,用英文寫出來,當中當然要易稿十多次,最後再由特首或財政司潤色完稿。(講開又講,你們有沒有發覺在大陸是沒有「再」這個字?人們一般會寫「在」代替,這話題有機會再說!)
我從認真學英文到現在,大約過了四十年。當年我預科的女老師英文好好,算是我港大的師姊,她後來去了理工教英文。我當年在大學時曾經說過,只要我畢業之後不是到工廠打工,我將來的英語水平一定可以勝過她。如今過了四十年,自己在工作上也常用到英文,自問英語水平已經稍勝那位老師。稍勝的原因是,因為畢業這麼多年,但自己的英語水平進步不大,特別是在1996-2010這十五年,主要是因為自己懶,沒有認真地研究英文,直到我寫《英語指迷》才開始重新投入英語學習。
對了英文幾十年,我想我也有資格批評一下政府高官的英文。無疑,林鄭的英文口語是很流利的,但這並不代表她的英文寫作同樣出色,當然她的口語也僅限於「流利」,遠未達「地道」程度。但我也要公平的講一句,在現行的運作模式下,林鄭只是負責「改」其他人的英文,她的改動幅度有多大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以林鄭的性格,她不滿意的英文是過不了一定會被改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她是首肯現這種英文寫作方式的。
說了這麼多,現在來說說我對她或回歸後畢業的香港精英大學生的英語水平的一些看法。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英文一看就知是中國人寫的,而且應該是一些香港人。如果你有看過陸谷孫在《英漢大詞典》第二版寫的序言,你會發覺他在行文間用了很多「深字」,當然他的寫法並不表全中國人,但這是很多中國人的特色。相對來說,香港人寫的英文較淺白,但看施政報告或者其他高官有公開的英文,這些英文給我的感覺卻是很像在八十年代流行,寫給中學生的會考英文參考書的英文,我當年叫這些做「市儈書」。這些書的內容相信在現在流行的補習班還有,它主要教一些常用句型和短語。如你留心看,便會發覺整篇施政報告,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句型。例如政府要做ABCD這幾件事,以達到EFGH這些目的,句子十分冗長噚氣!舉例,施政報告的結語:
In the coming year, the HKSAR Government will double its efforts to put the epidemic under control, revive the economy, restore social order, rebuild Hong Kong’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people’s confidence in the Government, with a view to relaunching Hong Kong.(我不肯定香港是不是可以像貨物一般被relaunch!)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我說這些英文一看就知道是香港人寫的,因為外國人一般不會這樣寫英文。這種英文就是我常說的所謂「中式英文」,但不是你們想的那種「中式英文」。論文法,你很難找到它的錯處,這些英文在香港很普遍,C博士寫的就是這種英文。但如果你看英美人士的英文,特別是報章雜誌的,老外一般不會用這些句型或寫法,可以說這類英文在某程度上來說較像在academic journal找到的英文。
香港人或中國人寫英文的心態和老外有根本性的不同,很易分辨。例如香港人或許多在世界上學英文的人會關心這個名詞應配那個介詞,但老外關心的的卻是怎樣去運用某一個字。因為這是東方人和西方人英文寫作的思維方式不同,大家的著重點也不同。所以如果你想查某個名詞的preposition collocations,你去查那些什麼Fowler呀,Gartner呀,往往會無功而還,反而你很多時可以在外國的一些英語討論區找到答案。問題只是這些討論區成員質素良莠不濟,所以那些答案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
所以如果你去看施政報告的英文,你會愈看愈勞氣,這些英文很累贅,跟簡潔完全沾不上邊。這些寫手寫作時不是消化了整段內容,在腦中思考一下,看看如何用地道的英文表達出來,他們更像是在做翻譯,將他們在中學時學到的句型套進去,但由於要說的東西太多,所以寫出來的英文很臃腫,文法是沒錯,但往往讓人看得很吃力。
C博士最近在報章有篇短文分析open和opened的分別,一個大學英文系教授看後覺得是佳作,問他要了連結。這位教授正是三十多年前我在港大英文系的tutor,當時她在讀Master degree。那一年在tutorial上我問了她一個英文讀音問題,她答不上來,我就知道此人平平無奇。但你別理,人家畢業後扶搖直上,現在已是外國大學的英文系教授。在現今的世界,凡事講求際遇和名氣,政府高官每月收十多萬寫出來的英文,我只要1/3的價錢,可以寫得比她們更好更快,奈何不會有人理你,世界照樣以現在的模式繼續運作!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英語今昔在香港

今天我想談論的是七十至八十年代的香港英文和今天的香港英文在以下二方面有些什麼不同:

1.     香港英文考試的難度

2.     英文在香港的重要性

 

香港英文考試的難度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香港,要在中學會考英文科課程乙要拿一個A並不是一件易事,而要在高級程度英語運用考試中拿A則更是千難萬難,非實力和運氣兼備不可。舉個例子,當年A-LevelUse of English paperCursory ReadingListening Test二卷。前者需要考生看幾篇合共幾千字的文章,再答一些長問題。由於文章太長,時間不夠,所以考生們往往「做吾切」。後者則需要考生聽幾篇長文章再回答長問題,難度同樣十分大。

 

香港考試局近年取消了中學會考和高級程度考試,取而代之的是DSE考試。在過去的三十年間,香港考試局為照顧學生的「需要」,不斷將考試難度調低,好讓學生們出來的成績不會太難看。例如在出卷方面,現在的文憑試已經沒有Cursory Reading,而Listening Test的內容也已經由讀文章變成讀對話,難度大大減低。我在前幾年做過大出版社的散工,接觸過那些mock papers,對現今的試卷淺了那麼多也感到震驚。

 

在我的年代,中學大致可分為名校,普通中學和學店。學店就不說了,但一般普通中學每年會考英文拿A的人數通常不會超過10人。而名校則剛剛相反,通常每年拿不到C或以上的不足10人。今天,在新的DSE制度下,理應等同於以前的中六,若拿它跟會考相比,實在不太合適。但以我接觸了英文幾十年的經驗,我覺得將DSE的評級降一級是對考生能力持平的判斷,例如5**應等於以前會考的B grade4分應等於以前會考的E grade,餘此類推!

 

英文在香港的重要性

第二件事我想說的是現今英語在香港的重要性。香港作為前英國的殖民地,很多人會直覺地以為縱使近年有普通話的崛起,英文仍然十分重要!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但據我近年觀察所得,我們都錯了!一個很好反映英文重要性的場合就是見工面試。三十年前,你去求職,除非是很小的公司或者是很低級的職位,否則他一定會問你幾句英文。較大型的公司,用英文問你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也並不罕見。但時移勢易,近年面試已經絕少用到英文。除非你要見的很大型的跨國公司,否則一些已經本地化的外資公司,華資公司或半政府機構,面試時基本會是全中文。

 

這個趨勢並不是近二年才有!追本朔源,其實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求職市場已經有一個轉變,就是要求applicants做筆試。這個做法的好處是interviewer既可測試求職者的英語水平及相關專業知識,又可不暴露自己的英文不足之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留意到求職市場近年再有新的變動。今天,你去求職,根本完全不會問你英文問題。

 

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很多時你連面試的機會也沒有,東家現在主要是看你有沒有做過同行或超大型公司,有的話他們直接會假設你的英文OK,畢竟現今的商業社會除了寫電郵外,用英文的機會實在不多。你只要識寫英文就可以了,沒人要求你寫得好,因為你老闆的英文很大機會比你更差。照這個趨勢,我預期香港的競爭力很快會被新加坡抛離,但仍不會輕易被其他中國大城市越過,極其量是跟北上廣深鬥過棋鼓相當。因為爛船都有三斤釘,畢竟現在每年還有很多海外的留學生回流香港的勞工市場。

 

姑勿論你是否同意我的說法,但這的確就是我近幾十年觀察所得。其實就算沒有上述二個趨勢,香港90-00這一代的英文水平遠不及50-60後也是必然的。你看林鄭,先不理她的管治水平如何,但她說英文流利已是公認的,也並不是任何新一代從政或從商的「土砲」可及。現今的香港,不但學生的英文差,老師的英文也差,打工的更差,已經走入一個無可挽救的死胡同。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封關是阻截第四波疫情的唯一方法

 

從十月開始,香港的疫情有死灰復燃之趨勢,那些豬頭專家立刻走出來說,第四波來了,香港應再收緊防疫措施!我想問,這樣有效嗎?那些所謂專家是不是低能的呀?

香港在過去一年為什麼會有暴亂?原因是絕大部份的人在思考時都是直線的,不會轉彎。黃絲見到警察打示威者,就說黑警。那我想問,你亞媽叫你幾次吾好再打機去食飯做功課,你吾聽她忍無可忍下打鑊你,那她是否黑家長?是否應該死全家?包括你?

同一道理,政府專家說要全民檢測,藍絲就舉腳贊成,全不思考成効成本如何。我說過很多次,這不是政治的考慮,而是不值得做。這二種人根本都有其本身問題。我現在來舉二個反證給大家去想一想:

1.     政府在九月上旬做檢測,結果我已在上文說過,顯示社區應該仍有過百名帶菌者,那為什麼九月下旬社區沒有爆發,而且個案愈來愈少?但到了十月長假期時,卻出現了小型爆發呢?

2.     你們有沒有留意,自七月初第三波以來,幾乎每天都有人死,但自踏入九月底之後卻再沒有人死,但明明在醫院危殆的還有至少十名病人,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疫情發生十個月,市面上有很多data,但我們的專家教授卻從不去做分析,他們最喜歡是做預言家。我不是什麼專家,但我看了大半年的資料,我認為上面二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經過幾次本地傳播之後,在沒有新動力令病毒變異下,在香港這個小地方,病毒會變得愈來愈弱,不成氣候,致死率亦會同時減低。

不過,如果這時你再放幾個在外國感染的新病人入香港,病毒得到催化,再行變異,威力又會再次加強。當然,這都只是我一個外行人的妄測,是否真的如此,還要等專家驗證過才知。但我的說法,相比起那些豬頭專家的,更能合理地解釋現今的情況。

當九月中完成檢測後,政府對是次檢測表示滿意,但在二星期後,立刻有小型爆發,那花了那5.3億元有什麼用,不如派給我這些失業人仕好過。當然,政府的專家就會說,因有3/4人沒有檢測,社區的傳播鏈還沒斷。那我的問題是,3/4人口,百多個帶菌者,為什麼九月沒有爆發,而且愈來愈少,但在十月又有小型爆發呢?原因只有一個,在九月尾關口走漏了一個病人!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件事,為什麼外來的人在海關做了檢測後,仍要回家檢疫14天。因為連那些衛生專家都知道,這些檢測,因為種種原因,並不十分準確。否則每個入境者只要確定是陰性,根本就無需要再行檢疫。這也是我反對全民檢測的主因之一。

另外,我上面提到,市面上有很多資料,但政府似乎無專人去做分析。舉一個例子,第三波疫情源於七月初,而南亞當地在六月時已有大爆發。資料顯示,全世界六月比五月的確診增幅是48.77%,而七月更達到59.5%,但香港政府在六月底仍未alert,加強入境管制,終致多了100個老人枉死。

現在警號又敲响了,九月時的世界平均確診是28.28萬,但在十月的頭十天平均數卻已達到32.77萬,增幅達15.9%,打破了之前幾個月increasing at a decreasing rate的規律,說明現在在外面流動的人感染率大增。奈何香港政府永遠只著重防內不防外,抱薪救火,加上檢測不準確,市民即使戴十個口罩也沒用。

唯今之計,要做的不是再去做檢測。你今天檢測完沒事,明天就有可能中招。我提議,除大陸和澳門人,加上運貨商外,政府應拒絕所有人暫時入境直至有疫苗可用(包括所有香港居民)。讓大陸人重新分批入境的理由是,在低風險的情況下,重新振興香港的經濟。這個月開始,廣東居民已可入境澳門,我相信這樣做並不會做成澳門的大爆發。

現在香港要做的是好好利用大陸成功打敗新冠肺炎這個機會,和大陸澳門形成一個bubble,情況跟NBADisney舉行季後賽一樣。我們做事要有彈性,不能像黃絲般整天說要封大陸關,也不能像香港的豬頭專家一樣完全不封關,一味依靠不準確的檢測,這樣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