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新冠肺炎的記招,看到張竹君的智慧,讓我不禁搖頭歎息!
我們看看發生什麼事情!過去二天,香港突然湧現16宗外地輸入個案,全部由巴基斯坦返港。16人之中,大部份沒有病徵,我沒有確切數字,但估計大約是80%吧。這班機共載了83名乘客,即是感染率是19.28%。
在疫情的初期二至四月時,我們的張主任差不多連續三個月每天都出席記招,滙報和答記者的問題,得到市民大加讚譽。這就是一般香港人看事物的態度,所以今天的香港才出了那麼多傻瓜!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心想這有什麼難呀。以她的職位,至少十五萬港元一個月,這樣的表現是應該的,你看她身穿的大褸,日日不同,全部靚嘢來架!
今天有記者總算問了一個較有智慧的問題。她問:張主任,這麼高的感染率,妳認為他們是在飛機上感染的,還是在巴基斯坦當地感染的?張竹君答是後者,因為巴基斯坦現在是個高危的地方!
那我們現在來看看這個國家,巴基斯坦在今次肺炎大流行中,最近從龍虎榜的19位躍升至第17位,共六萬多確診,每日有二千多新增案例。這樣看的話,張竹君的觀點是對的。但問題是,巴基斯坦有超過二億人口,六萬六千多人感染,即是感染率約為0.031%。若用這個比例,飛機上有83名乘客,感染人數應是只有0.026人,即是半個人也遠不到。
換個角度,若這班機上有一個人確診,那已經是巴基斯坦當地的35倍。35倍是什麼概念?就是二百三十萬個個案,足夠秒殺特朗普的美國。當然,我們不能以單一個案就認為有問題!但若果有第二個,第三個…甚至第五個呢?當局是不是應該有所警覺呢?現在一班機有16個確診啊!
若你歸咎這是因為巴基斯坦是個重災區,所以當地回來的人感染率偏高是正常的,那我們就拿別的國家來比較一下。印度在感染龍虎榜的排名更高,高據第九位,現在確診十七萬多,感染率是0.013%,約是巴基斯坦的42%。香港政府在5月18號用包機從印度接了二百多人回來,加上近日自行回來的人,少說也有四、五百人,但是一個確診個案也沒有,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第三個出奇之處是,全世界沒有病徵的患者佔全部患者的比例我相信還不到10%,但現在這班由巴基斯坦回港的航班就有80%的個案都沒有病徵。這真是張竹君所說的不明原因嗎?還是這些人其實是剛在飛機上感染了病毒,現在還是潛伏期,病徵還沒「發」出來呀?查一查QR818這班機,可能因為是要轉機的關係,機程需時12.5小時。若再加上過關檢疫手續,差不多要15小時,病毒有足夠的時間浮現出來。
我寫這篇短文的目的並不是要說這些確診者一定是在飛機上感染的,但從比例上來看,這個機會確實比在當地感染的大上幾百倍。所以基於上述三點,這情況是不是已經值得我們政府的重視,應聯絡相關航空公司,派人上機採集病毒樣本,這樣才是解決問題之道呢?而不是整天被動地叫市民戴口罩或關閉商業場所。而更重要的是香港政府是否應該再花大錢去供養一些有名無實的所謂「人才」去推高本地通脹呢?
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Cancer都有得醫,人蠢冇藥醫
我記得我曾經說過這件事。在大學上經濟學tutorial時,有一次課後二個導師在討論經濟問題。一個是年紀較大的地中海tutor,另一個則是個o靚仔tutor。o靚仔tutor有問題不明白,問地中海tutor,地中海tutor解說一番後,我聽到他說了一句話:「Cancer都有得醫,人蠢冇藥醫!」
今朝看電視,我們「聰明」的特首說,根據專家袁國勇的建議,目前有效阻止病毒擴散的方法是將平均每日的檢測量由4500人增加至7000人。我心想,這樣的水平都可以做教授,每月賺十幾萬人工,吾係化?難怪他從二月開始說的事,十件錯了九件!香港現在就是太多靠運氣上位的人,形成社會一片亂象。
香港今次很好彩,和台灣一樣,感染個案都很少,但這當然不是兩地政府的功勞,而是運氣使然。事實上,只要有一少部份人在疫情初期不小心或不聽話,就可以輕易感染過萬,甚至數十萬人,新加坡就是一個好例子。現在世界已到了疫情的中末段,由最初的中國,到之後的歐美,再到現在的中東和南美,各國都陸續開始準備恢復經濟活動。但香港有些低能人士卻以為加強病毒檢測就可以防控疫情,而平庸的香港特首永遠相信所謂專家之言,難怪她治下的香港現在一塌胡塗!
現在的病毒檢測有一個很大,但不為人注意的問題,就是準繩度有多少?每次香港政府開記招,香港的記者都很擁躍地發問,但他們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問一些讓政府難堪的問題,從而使市民更加不信任政府,但一些真正應該問的問題他們卻不問。
現在的病毒檢測可分快速測試和正常測試二種。快速測試已被證明準確率很低,例如有藥廠說其測試劑的誤差只有0.02%,但在實際測試中竟然有48%的陽性病例都測不出來,那即是說準確率低於六成,這是何其恐怖啊!香港政府現在所用的則是正常測試,大約需時一天,準確率應該較高,但我想最多也只有90%。為什麼我這樣說呢?因為除了政府的檢測結果經常忽陰忽陽外,我們也可以看看一些事例。
一個三月中從丹麥回港的年輕女子,經檢疫後四月初突然發燒猝死,但驗屍結果卻呈陰性,最後不了了知。最近,梨木樹村的本土個案,病者一家七口同時出現病徵,但只有二人是確診。那其他五人為什麼會同一時間出現病徵,而又不是陽性帶毒者?這是飲茶嗎,咁橋?我覺得很明顯現在這個病毒如果是低於某個數量,是測不出來的。而這又衍生了另一些問題,例如這小量病毒會不會自己消失?還是會隨著時間和病人的身體狀況而增加?小量的病毒有沒有傳染性?又或者這些小量病毒會會不會影響其他器官?諸如這些問題,沒人理,當然也沒人問。
除了準確性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你每日檢測7000個人有用嗎?好,我就當你由現在起政府每日能檢測10,000人,那香港的750萬人就可以分成750組,大約二年多便可檢測完。但問題是,先不說所需時間,你檢測完的人只代表他們檢測的那一刻沒有病毒,但並不代表他已免疫。舉一個例,你在六月檢測了三十萬人他們都沒有病毒,但有二、三個人在七月因不知名的原因而感染了病毒而發病,那你六月的檢測,除了浪費金錢外,究竟還有些什麼作用呢?
在梨木樹村本地個案之前,香港23日零確診,為什麼突然又有新個案?因為政府「屎忽痕」在4月30日用包機從巴基斯坦接了三百人回香港,而梨木樹村那個阿婆就在8日後病發,這是巧合嗎?而在昨天5月18日政府又另外從印度接了幾百人回來,雖知印度和巴基斯坦現在都高據全球確診率龍虎榜的11和19位,每天這二個國家的新增確診個案加起來就超過四千,這是名符其實的引狼入室啊!以這些南亞人有約1%的帶菌者來估計,這些剛回港的人到月尾可為香港帶來至少多三宗新的確診。
但這些真的是香港人嗎?據報現在有幾千個這些所謂香港人滯留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香港人」在這些南亞國家?因為他們根本不是中國人或香港人。而且就算是,香港政府也不應批准他們入境。他們在疫情高峰時冒險出發,據說很多是去探親逗留了近二個月,可以說是等都要等到染病才回來。政府現在讓這些人回來,香港市民戴一世口罩都冇用。
今天政府說要將夜店等地方再關閉多七天,這是不公平的。其實夜店跟酒樓的風險是差不多的,大家都是除了口罩,吃喝說話,奈何現在政府冇腦的人太多了,走入了一個誤區。他們只記著酒吧群組在三月時的大爆發。殊不知那不是酒吧自己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三月時有過萬個大學生從英美等地回來。這些外國留學生習慣了晚上留連酒吧的生活,回到香港也如是。這一萬人當中只要有1%的帶菌者,便可在夜店傳染超過一千人。所以現在到了疫情的尾段,是否再有新的確診跟群衆聚集已無多大關係。反而是你不斷從一些疫情高發國家引進一些帶毒人仕,而在關口把關的病毒檢測又失諸交臂,放了一些隱藏的「毒犯」進來,這才是新增社區個案的主因!
今天政府說要將夜店等地方再關閉多七天,這是不公平的。其實夜店跟酒樓的風險是差不多的,大家都是除了口罩,吃喝說話,奈何現在政府冇腦的人太多了,走入了一個誤區。他們只記著酒吧群組在三月時的大爆發。殊不知那不是酒吧自己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三月時有過萬個大學生從英美等地回來。這些外國留學生習慣了晚上留連酒吧的生活,回到香港也如是。這一萬人當中只要有1%的帶菌者,便可在夜店傳染超過一千人。所以現在到了疫情的尾段,是否再有新的確診跟群衆聚集已無多大關係。反而是你不斷從一些疫情高發國家引進一些帶毒人仕,而在關口把關的病毒檢測又失諸交臂,放了一些隱藏的「毒犯」進來,這才是新增社區個案的主因!
我在最近的新聞看不到世衛有什麼貢獻,所以我覺得即使世衛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其營運資金也應削半,否則它只是一個毫無用處的大花筒機構。最近的疫情數字顯示死亡率由四月尾的7.14%,大跌至今天的6.53%,但確診數字每天卻仍是有八、九萬人。這說明了什麼?這並不表示歐美的死亡率有所改善,相反,它們還是持續地有微升的趨勢。近半個多月來死亡率急降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新增的確診個案主要來自俄羅斯,中東和南美國家。這些國家每天的確診佔了全世界的40%,但死亡率卻遠遠低於歐美的先進國家,例如俄羅斯有近三十萬人確診,全球排名第二,但死亡率卻只有0.94%,顯然是輕症病人居多。這是什麼原因呢?除了世衛應該研究外,我覺得香港的通識科也應考考這類問題,訓練一下學生的腦袋,例如問問西方的醫學那麼發達,但為什麼今次的疫情死亡率遠高於亞洲?
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
為什麼香港的英文老師水平那麼低?
最近香港教育界發生的大事,莫過於一位小學老師顛倒鴉片戰爭的原因,引來全城指駡。先不論此人是真的無知,還是出於政治動機,我想說的是其實香港教師水平低由來已久。在我最近十年的網誌中,已經不下百次批評香港那些所謂英語名家教錯英文,只是絶大部份人都時運高,看不到!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情況出現。
上二個星期,我在Facebook裡的不公開群組寫了一片短文,批評哨牙妹教錯發音。事後,我在她Youtube的帖子留言說她教的英文錯得很利害,竟然還敢開班授徒,想賺錢也不是這樣做的啊!她之後回覆說,若果是這麼易賺我也可以去做啊!這位女仕似乎誤解我的意思了,我當然知道她賺錢不易,一看她回覆的時間是零晨四點便知。問題是她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忙於找題材,備課,拍片,剪片等工作上,但她的英文到家了嗎?她有花時間去強化自己的英文實力了嗎?
她今次教的難讀英文字中,有二個字我一聽就搖頭,超低級水平啊!第一個字是presentation,她說這字只能讀英式讀音,美式那個讀音是錯的,顯然她不知道這個字還有一個更普遍的美式讀音。這麼顯淺的東西都能搞錯,她是在說笑話嗎?跟著第二個字比較難一點,是regime,她將裡面的g音讀成像jim /dʒɪm / 的 /dʒ / 音。其實這個g音是應該讀作有點像z的 /ʒ/ ,就像prestige這字的尾音一樣是 /preˈstiːʒ/ ,這是不查字典看讀音的結果。我唯一奇怪的是你去教一個發音,怎麼事先不去查字典求證一下正確讀法就出來教人?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類所謂英文好的人,絕大部份都是自少英文就好,拿高分,名中學畢業。如哨牙妹,本身是讀法律的,經常接觸英文,便自以為自己英文水平很不錯。所以在大學畢業後便認為可以以教英文為業,誰知自己懂的英文其實少得可憐!
你可能會問那些英文系出身的又怎樣,會不會好一點?我可以告訴你,好不了多少。因為這些英文系學生,大多是讀英國文學的,你要她們欣賞小說詩歌,說一般流利的英文,她們當然沒問題。但若你要她們聽棟篤笑速度的英文,或是問她們這個英文用法為何是這樣,她們當堂無言以對,以能杜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來搪塞。因為這些英文系大學生,雖然都有可能兼修一些linguistics科目,但她們從中學不了多少有用的東西。這些英文系大學生中學時只學了一些殘缺不全,極度簡化的文法知識,到大學時學的都只是些什麼socioliguistics,phonetics或transformational grammar的純理論東西,她們又那有本事去正確地解給你聽為什麼這句英文是這樣用的。所以一些自以為是,扮聰明的人便說了以下的笑話:
Because the definite article "the" has an identifying
function, it creates a sense of uniqueness to the institution(/university)
being referred to.
跟上述的人不一樣,我是從小英文底子就很差的人。雖然經過高中和大學的幾年努力,英語水平稍為好了點。但由於大學畢業成績差,自知水平仍不夠,所以在濃厚的興趣驅使下,在大學英文系畢業之後我自己仍看了很多英文參考書。可以說九十年代到千禧年時市場出版的英文參考書我全都看過,當中這二十年又學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文法知識。到了金融海嘯時因為失業無所事事,便開始在雅虎寫網誌去分享自己生平所學,希望糾正世人對英文的誤解。這時我開始大量運用字典,對英文的理解又有一番新的感悟。
我舉一個例子你們就會明白為什現在新一輩的英文老師水平那麼差。我們看小說時,一般的概念是,風水大師,中醫名家,或武林高手都是老頭子。但小說為吸引讀者,往往塑造了一些百年難得一遇的年輕神醫,神算或超級高手,去和年輕貌美的女主角談戀愛。試想想如果這些年輕男主角換了是一些六、七十歲的老頭,小說的吸引力自然就會大打折扣。但小說歸小說,在真實世界中,大部份的高手都必定是上了年紀的人。因為他們需要時間去累積經驗,接觸不同的醫案或風水案例,想出解決的辦法,所以高手老是無可避免的。
像現在哨牙妺教的東西,我三十年前就自學過了,所以一聽就知她是教錯人。現在社會上很多所謂名師,二、三十歲就出來教人,外行人會因為他們的成功市場策略而對其趨之若鶩,但他們的表現在我們的內行人眼中來看無非是笑話一則。只是在如今香港的教育制度下,不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被訓練成一個個眼中只有偶像,不理對錯的行屍走肉,這時老師教錯東西又有什麼大不了呢?
訂閱:
文章 (Atom)